返回第1175章 策略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们明王暂时没有考虑那么深远的事,他只想要尽快将华夏百姓从莫朝手中解救出来,这是明王的使命......”

    朱琦睐说话要比其他义军高明的多,既回避了陶向军的问题,又能把要援助的理由说的伟岸高光,让人不好反驳。

    只不过,陶向军不是那种三言两语就能忽悠动摇的普通人。

    不管朱琦睐说的话再感人,陶向军都始终坚持一点,大华利益优先。

    “靠你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从莫朝手中把华夏百姓解救的,所以希望你能明白,击败莫朝这件事情上,我们大华是要占据主导地位......”

    陶向军说了一大堆,核心意思就一点,大华要统一这个位面,而不是来帮助后明复国的。

    大华和明朝可没什么交情,甚至还有点仇怨。

    “现在就看你们愿不愿意摆正位置了,归附大华对你们来说也没有坏处,至少还可以享受高人一等的身份。”

    陶向军提醒道。

    毕竟都是华夏人,只要归附大华,华夏地区的百姓地位肯定要比欧美地区的高。

    而后明里的那些官员,在大华的晋升肯定也不会有什么限制。

    可以说,归附大华,利益受损的只有明王,其他明王手下的官员其实还能获利。

    在后明的朝堂上,哪怕做个一品大员,能够管到的人也不过几百万。

    而在大华,一个级别相当于三品的省长,能够管到的人口也有上千万,甚至是几千万。

    做后明的臣子,时刻还要担心灭国,朝不保夕。

    而做大华的臣子,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其他诸如生活条件之类的区别,也是大华完胜。

    也就是现在华军还没有打到华夏地区,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明王若是不肯归附,他手下的臣子可能都会反了他。

    听了陶向军的话,朱琦睐陷入了沉默。

    相比起后明这支势力,另一支来自华夏的义军,汉王的使者就果断的,没等陶向军发话,汉王使者陈默就表示汉王愿意奉吴长庆为主,归顺大华。

    汉王李高对自己的实力和能耐有着更清醒的认识,自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吴长庆更聪明。

    大家的起点差不多,他现在混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而吴长庆已经统一了一个位面,甚至还开始征服起另一个位面。

    如此功绩,就连秦皇汉武也要甘拜下风。

    李高自认为做不到这些,身上也没有皇族后裔这个包袱,倒是可以很轻松的接受大华的统治,反正大家都是华夏汉族,是正统。

    汉王如此懂事,陶向军自然也就不会吝啬。

    哪怕目前运力非常紧张,陶向军依旧是拨出三条船给汉王送武器和军事人员。

    至于朱琦睐,陶向军好言相待,好酒伺候。

    对于援助的事,则是百般推脱。

    不跟大华一条心,那就不能怪大华无情了。

    ........

    得到了大华援助,加上莫朝在南美实力的下降,巴雷斯领导的独立军主动出击,接连攻占了好几个城镇。

    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变强太多,莫军也没有变弱太多,之所以能接连打胜仗,主要还是莫军在主动收缩,把一些小城市的兵力抽调到了大城市集中。

    他们不知道华军的策略,担心华军来趁胜追击。

    这种情况下,独立军凭空获利。

    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当地百姓对独立军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加入他们的人迅速增加。

    不多,加入他们的基本上都是底层民众。

    那些有钱人,消息灵通的人士都清楚,击败莫军主力的是华军这个外来者。

    这些人当中也有人选择主动去向华军效力,选择抱大腿。

    华军作为外来者,对本地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倒也非常需要本地人的协助,于是把这些投效者接纳到了军中。

    随后华军开始收集情报,为将来的战斗做准备。

    至于现在,华军的重点任务是建造船厂。

    来自国内的技术人员已经送到,有那十几万的俘虏在,也不缺劳动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两个月后,莫朝首批援军抵达彼得堡。

    他们来的很快,但依旧来迟了。

    如果西塔拉曼那八万大军没有损失掉,他们汇合在一起到还有进攻能力。

    而现在,仅凭这四万援军,加上本地的二十四万守军,基本上只能保住现有的地盘。

    想要去攻打不宜诺斯,搞不好老家都被偷了。

    援军总指挥布拉迪说道:“陛下的命令是夺回不宜斯诺。”

    当地驻军总指挥普莱姆及一脸的无语,等布拉迪说完,普莱姆及淡淡的一问:“怎么夺,靠什么夺,就靠你这四万人?”

    大华和莫朝之间几场战斗的结果对于民间来说还是绝密,但对于普莱姆及这些高官来说却已经不再是秘密,他们都得到了清楚准确的战果。

    恒城和南极两场战役就让莫朝损失了一百万军队,无数武器。

    之前不宜诺斯的战斗又让莫军损失了六万人,之所以损失这么小,主要是他们去的人也不多。

    真要是多去点,结果还真不好说。

    所以,在莫军军队高层看来,现在想要和华军交战,兵力起码得是华军的五倍以上才能有一战之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