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0章 小鸡炖蘑菇  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种呢,是草菇……”

    “这种呢,是红蘑……”

    “这种是……”

    王茂平讲的挺认真,两个孩子听的嘛,看起来还算是没有溜号。但闺女还是趁机插了一句话:

    “爹爹,娘亲,年儿想吃,小鸡炖蘑菇,大鹅炖蘑菇。”边说还边咽了咽口水。

    “峥儿也想吃!”王瑞峥也不甘落后,随声附和了一句。

    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评估了最近几天,两个孩子的表现,安初筠在小家伙们期盼的目光中,点了点头:“明天小鸡炖蘑菇。”

    “当然你们如果接下来不闯祸的话,就可以吃到大鹅炖蘑菇。”

    听自家娘亲发了话,王晞年原本的大眼睛立刻就笑成月牙,直接对着安初筠的脸亲了一下,随后跑出了房间。

    王瑞峥正慢半拍学着王晞年的样子欢呼,没想到他姐已经溜出了房间。愣了片刻,也挣扎着从王茂平的怀中爬了下来,小跑着离开了房间。

    如今只剩下夫妻俩在房间里面面相觑,所以闺女看起来听的认真,就是为了吃啊!

    这也算是为了吃而努力了吧。

    “唉,我还差一种没讲完呢!”王茂平有些无奈。对于一个有些强迫症在身上的人,此时的情况对他并不友好。

    “夫君,这是什么蘑菇?”

    安初筠看着丈夫手中拿着一块蘑菇,面上有些纠结的神情,不由得觉得好笑,将话题接了过来。而这种蘑菇,她也确实不认识。

    “这种,很多人叫它灰菇。”

    “灰菇?”

    王茂平点了点头,这种蘑菇他虽然认识,但几乎没怎么吃过。

    “这蘑菇倒是很有特点。”

    “哦,是什么?”丈夫的话,燃起了安初筠的好奇心,于是马上就开口问道。

    “它成熟了以后,一旦被触碰,就会冒出一股黑褐色的烟雾。”

    安初筠从来没有听说过,因此好奇的眼睛都睁大了一些:“真的?”

    “嗯,而且这股烟雾,会让人的眼睛和喉咙很不舒服。”王茂平又补充了一句。这也算是天然的催泪剂了。

    催泪吗?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好用的话——

    “夫君?”

    王茂平连忙收回了思绪。看妻子投过来的眼神带着一丝担忧,便开口解释道:“只是在想,那股烟雾可不可以利用。”

    “就像杨絮那样?”用杨絮换丈菊种子的事情,安初筠也听说了,一开始自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丈夫告诉她答案。“嗯,如果烟雾真的厉害的话,也许还能够增强万人敌之类的效果。再说,夏秋之际的风,总归是对咱们更加有利一些。”

    丈夫的表情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这却表明,丈夫的内心深处,一直在忧虑着边关的战事。

    在林江与傲鲁部维持表面平和的时候,夫君会时不时的表现出担忧的情绪。但当古牢关的战事真的发生了以后,夫君的心境却好像越发平和,不再将担忧表现出来。

    或许,是因为战事爆发以后,自已的丈夫作为知府,需要做最为冷静和沉着的那个人,来维持肇原府的安定。

    妻子投过来的目光中带着复杂与心疼,让他感觉有些诧异。自已好像没有说什么奇怪的话吧。

    “怎么了?”王茂平试探性的问道。

    “只是在想,这灰菇烟雾的效果即便真的很好。恐怕也很难收集起来吧。”安初筠微笑着接了话。

    有些担忧丈夫不愿意说出口,她也会默契的不去询问。一些时候询问与关心讲出来,能让人得到宽慰。

    但有些时候,心疼也会成为一种负担。与丈夫在同一屋檐下相处了这么久,安初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将关心压制在心底。

    妻子转移了话题,王茂平也默契的没有刨根问底,只是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

    “那烟雾也可以看作灰菇的种子。只不过因为又小又多,所以看上去才会像烟雾一般。在刚成熟的时候,小心采收就好。”

    其实采收起来,并不算太难,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所以此时无法去评估,需不需要花费力气去这么做。也无法得知今年灰菇成熟之时,古牢关的战事如何。

    只是后面的话,王茂平并没有说出口。

    妻子也只是在回了一句“原来如此”之后,便将话题转移到儿女的身上。

    第二天一早,在王茂平去上值的时候,王晞年还一本正经的询问了一句:“爹爹晚上可不可以早些回来?”

    “为什么?”应该不是因为想念他,这点自知之明,王茂平还是有的。

    “晚上要吃小鸡炖蘑菇的。”

    果然,在吃的问题上,闺女的记忆力好的惊人。

    看着闺女期盼的眼神,王茂平点头答应了下来。只是坐在二堂之后,便忘记了这个小小的约定。

    除了日常公务之外,这几天陆续收到其他府州的平咨。虽然对于他来说公堂已经结束,张家的人也已经被押走,案子算是了结。

    但无论是张家的罪行,还是缝针人的钉子,都牵扯到其他府州。如今收到了相关府州的反馈与正式的谢意,也算是皆大欢喜。

    这其中也有来自阜安州的。太子被害,虽然是外族指使张家所为,但毕竟是在阜安州染疾过世。所以,阮风节派人送过来的平咨,比其他府州要厚实不少。

    而阮风节在写这篇平咨的时候,心中的震惊比其他知府知州来的都要强烈。

    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太子死在阜安州,是历任知州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子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