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第 29 章  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等感觉到房间重新安静下来,张韵秋才睁开眼看向门口,确认儿子和丈夫走了之后,她闭上了眼睛。

    原本蓬勃的情绪,在听到儿子可爱的小奶音时戛然而止。

    现在不是去找张春雨算账的时候,她身体太疲惫了,要是再起来,会让家里人担忧的。

    等她休息好,再做其他打算也不迟。

    而且她还得确认一下,张春雨是不是真的如她这般,提前预知了未来。

    尽管她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大概是身体确实太疲惫了,在放松下来之后,没过多久,张韵秋当真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时,家里已经在做午饭了,大人们各做各的事,放牛回来的小孩子在院子里玩闹着,时不时有尖叫和笑闹声,还有丈夫教儿子读书的嗓音丝毫不受影响,一板一眼的响起。

    张韵秋起身穿上外衣出来帮忙。

    院中,江兆恒照例在教儿子认字,这已经是每天中午雷打不动的活动了,他们干活等中午天热的时候就会回家,吃完午饭歇一会儿才会再出门。

    这个空闲时间长,正好用来教认字。

    听到开门声,一大一小都回过头,江启脸上笑容满面“娘,你醒了,身上有没有感觉舒服一点”

    迎着两人的目光,张韵秋也禁不住微微一笑,“娘没事了,睡的很香,你好好跟你爹读书,娘去厨房做饭了啊。”

    她一上午没做事,现在醒了可不能没事人一样闲着。

    “好。”江启看她精神不错,心里也是放心了。

    父子俩转过头,又继续开始教认字。

    教了一会儿,江兆恒停了下来,让儿子拿笔练字,他也没走,就坐在一旁看儿子写。

    纸张上的字控制不住的写的有点大,江启也没办法,毛笔字这东西他也没学过,顶多就小学时学校教书法课的时候写过那么几次,这让他不至于不会握笔。但要想写好,就不容易了。

    这个只能靠勤加练习。

    江兆恒盯着儿子歪歪扭扭的字若有所思“好像应该给你买个字帖临摹用”他听说读书人都要用字帖。

    江启对此也半懂不懂,现代有字帖,但古代毛笔墨汁多,总不好覆盖在字帖上跟着写吧

    若是直接盯着看就行,那他把书本上的字当字帖似乎也行。

    他不太确定的道“看书上的字应该就差不多了吧,对初学者应该够用了。”反正就他现在横不平竖不直的写法,看啥都没用。

    “到时候买本人家抄的书,既能学知识,又能把上面的字当字帖用,一举两得。”

    像科举要用的常规书,买的人多,大多都是印刷出来的,而那些发行量小的书籍,单独印刷的话,成本太高,这种基本都是想赚点银子的书生抄书。能接到抄书的活,字迹肯定是要过关才行。

    有些字迹有独特魅力的,抄出来的书价格都要贵些。

    只不过江启暂时并不需要那么好的,寻常的馆阁体就够他用了。

    馆阁体是考试专用字体,直接学这种不会出错。

    等日后他能够游刃有余了,再练其他的也不迟。

    江兆恒倒是想给自家儿子一切最好的,但既然条件不允许,那这样也不错“等下次去镇上,你自己调一本。”

    许是因为儿子太懂事,他压根都没想到儿子才四岁,刚会认字,哪知道挑什么书籍。

    江启点点头,丝毫没觉得不对,“好。”

    练了会儿字,厨房里饭也做好了,听到喊吃饭的声音,江启把自己的书本笔墨这些收拾好,抱回房间放好,叠的整整齐齐,然后跑去洗手吃饭了。

    今天饭桌上的气氛稍微好些了,小孩子们依旧快快乐

    乐,吵吵嚷嚷的。

    吃过饭,作为一家之主的江老爷子放下筷子,起身,“老二,老二媳妇你们跟我来一趟。”

    二房两口子霎时间脸色都白了。

    所有人动作都是一顿,紧接着假装若无其事的继续做自己的事,只不过注意力都悄悄的放在了这边。

    尤其是大房,想也知道老爷子找二房只能是为了读书的事,拖了两天总该要有个结果,他们这一房早就已经出局,剩下两房谁家孩子读书都一样,所以他们也更有心情看热闹。

    张韵秋低头抿着嘴,心情不太好。

    那边二房两口子跟在老爷子身后进了屋,老太太还在外面,家里其余人没敢靠过去偷听。

    老爷子住的房间是家里最大的,里面摆了桌椅,进去后,老爷子拉开椅子坐下,同时示意二房两人坐在对面,而后他开口道“这已经第三天了,文生和小六谁去读书的事情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两口子有些张不开口,没有立刻回答。

    老爷子直接道“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一个回复,要是都不说话的话,那我就让小六去读了。”

    犹豫了一会儿,是江老二先说话,“爹,让小六去读吧。”

    老爷子看着他“你是说真的”

    “嗯。”江老二道“小六比文生更合适。”

    从这件事一出来开始,他们两口子就无时无刻不在想该怎么办,他们也观察过了,小六确实是过目不忘,而且也很自律,对读书很热情。每天中午都会在院子里让父亲教他认字,没有刻意的大声读,但光看互动,他们也看得出来,很顺利。

    与之相比,文生在读书上的天赋确实一般。

    “文生也来找我们说了,他不想去读了,小六去读,考上的可能性才更大。”

    换作文生的话,很难。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