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我和小舅闯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

    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

    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好吧!唐伯虎的词,抄一抄又能咋滴?这是描绘一个多情女子思念情郎的“闺怨词”,绝对应景。

    李诚最后一笔写完,身旁的李师师已经痴了,不知道触动了她那一根心弦,转身到了琴台旁,纤指拨弄丝弦,叮咚悦耳。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

    好吧,词牌名的曲调是统一的,这可不是后世用来吟诵,而是大宋真正的“流行歌曲”,是用来唱的!

    (就如同用《孤勇者》为词牌,曲子子不变,大家凭本事填词,“战吗、战啊!”我改成“睡吗,睡啊!”《蛄蛹者》哈哈哈哈!)

    虽然宋代词牌唱起来,有点像“豫剧”的感觉,但是也看是谁唱的。

    李师师声音宛转悠扬、如泣如诉、沁人心脾,说一句余音绕梁毫不夸张。

    一曲唱罢,李诚立马习惯性的鼓掌,结果闹了误会,李师师以为他也要一展歌喉,立马叮叮咚咚的弹起了《临江仙》。

    李诚《三国演义》开篇的这首词,在汴梁早就成了热门“歌曲”。

    文人相聚、三杯下肚,合唱“一壶浊酒喜相逢”已经成了时尚、时尚、最时尚。

    咳咳!这《临江仙》的调子,李诚并不陌生,在海州和“同窗”们也没少唱和。

    但是今天他不知道那根弦搭错了,居然没按照谱来,开口就是杨洪基老师的版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也许是这暧昧的环境,也许是勾起小舅当年混迹ktv、夜总会的兴致,这可是他保留曲目。

    为此他还偷偷花钱请专业老师练过,有几分功底,这现代男中音音色,温暖内敛、雄厚丰满、柔韧舒展。

    岂是九百年前只图跟上调,以吐字清晰为佳,古典式词牌唱法可聘美的。

    换了旁人,估计能直接把琴砸了,这特么太不靠谱了,弹个鸡毛。

    但是人家师师姐姐可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音乐大家,稍一停顿就找到了调子,从生涩到流畅,后面居然和李诚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是高手哇!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