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蓝旗现、百步回  我和小舅闯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人在船上不像在寨子里,小命都捏在水手和护卫手中,所以潘知寨这艘三桅座舰,当然全是他亲自挑选的可靠之人。

    你看!这战鼓一响,甲板上两架三弓床弩,正在咯吱咯吱的上弦。

    一条两端带钩的粗大绳索,一端钩住弩弦,另一端勾在绞车的轴上。

    弩床一边两人、共计四人,合力转动木辘轳,绞动绞车,牛筋麻丝混编的弩弦渐渐张开,直到扣在铜制“马面牙发”的机牙上。

    专管装箭的弩手,将“一枪三剑箭”一长两短,三支木杆铁箭头、铁片翎的专用弩矢,仔细的安在弩轨上。

    负责放弩的军头,负责指挥人手,移动床弩瞄准目标。

    这种蓄力极大的床子弩,和单兵“蹶张弩”不同,虽然也有“牙机”,但是用人手的力量是绝对扳不动的。

    所以还有个专管发射的弩手,持一柄木锤,听令后用力锤击板机才能射出。

    这种“高大上”的军国利器,价格昂贵,制作繁琐,打放麻烦,也只有大宋这种有钱国家才玩的起,并大量装备。

    区区一帮海贼,撑死了弄到一两架“报废”的旧弩,玩得起吗?哼!

    海面上刀鱼寨的十艘“战船”一字横列,唯一的三桅船在中间,两翼突前,这叫“鹤翼阵”。

    对面四艘同样横列的匪船,虽然是两艘三桅大船,但是看起来像被巨鹤羽翼包抄的弱鸡。

    官军海船上鼓声隆隆,气势惊人,匪船上寂静无声,沉默向前,越来越近了。

    顾盼自雄的潘知寨,已经回到船楼内,箭矢无眼,“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种十拿九稳的战事,交给丘八们去办。

    潘知寨只需要坐等海匪被射杀、或是抱头鼠窜就行,要是能俘获一两艘就更美了。

    为此他又临时把俘获敌船的赏钱,加到三百贯,生擒一匪赏二十贯。

    只要“人证物证”确凿,李家庄就是铁案!

    谁能翻得了?

    就不信了!

    ……

    “开火!”

    “开火!”

    “轰轰轰轰!”

    相隔两百步左右,大明岛四艘战船先后开炮,四枚二斤重的实心生铁弹,肉眼可见的先后飞向敌“旗舰”。

    “换子铳,快点!”

    “快快快!”

    炮声如同雷鸣,震撼四方,四朵红焰绽放,四团浓密的烟棍声势惊人。

    “直娘贼,真会雷法!快调帆转向!”

    “快撤快撤!”

    刀鱼寨九艘双桅船上,也不是人人都死心塌地跟“花脸夏”交好。

    毕竟这关系到全家老小的嚼谷,总不能为了兄弟义气就抗命吧。

    被邀到登州城一家被包场的小酒店里,夏虞候说过让众人勿需担心。

    不用他们手上沾血,只要接到信号自行返回刀鱼寨即可。

    也就是临阵脱逃而已,呸!这叫敌人势大、我军避其锋芒、胜利转进。

    这在别的朝代估计立马被军法从事,但是大宋,嘿嘿!你懂的,只要军械未失,一般没啥事。

    约定的信号是啥?

    “蓝旗现、百步回;雷声响、只诛潘!”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犹犹豫豫、欲走还留,但是等“浪里蓝”雷法一动,九艘船立马转帆调头,撒丫子就跑,头都不回。

    没人是傻子,没看到潘知寨座舰上,主帆都被雷劈烂了半边,不跑等着吃席?

    人家说了只诛潘,你上杆子找死?疯了?潘知寨是你爹啊!

    突发的“雷击”,三桅船上负责指挥的潘知寨侄儿潘虞候,被吓得腿都软了,不知道海匪这是什么妖法。

    “放弩!快放弩!”

    “崩!崩!”

    甲板上大致瞄准的两架床子弩,立马打放出去,连人家船毛都没碰到。

    (近两百步三百米,波涛起伏能射到才是奇迹)

    “快!贼撮鸟!赶紧把帆弄好!”

    “是是是!”

    说起来丢人,四发炮弹就一发凑巧砸断了一根主帆上的桁条,本来就吃风受力的船帆立马耷拉下来一个角。

    并没给三桅船造成什么损失,雷声大、雨点小!

    定远号船楼上的朋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给穿越者丢脸了,唉!

    “海哥牛比!”

    “海哥神炮!”

    “海哥炮王!”

    定远号炮位上,徐大海笑的见牙不见眼,要论炮术,他敢称第二,没几个敢称第一的。

    大师兄样样都要最强,不然凭啥称哥?

    “都别呱吵,看我这炮!开火!”

    炮手们娴熟的换上一个新子铳,徐大海双手稳住后面调整方向的铜杆,下令点火。

    点火手将短铁叉蛇夹上,吹亮的火绳往炮身尾部一靠,精准的点燃了子铳后端的火捻。

    “呲呲呲!”

    “轰!”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