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己的身体, 自己最清楚。
其实,程丹若早就察觉到了身体的异常容易累,食欲减退, 睡眠不好。
种种征兆, 都在提醒她该早点休息。
但她在医院实习过, 见过太多忙碌的医护人员。既有大着肚子扎针的护士,也有一边吊水一边写病历的医生。
所以,哪怕劳累,她也咬牙坚持了下来。
低烧疲惫, 都是劳倦的症状, 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事情已经告一段落, 有的是时间好好休养。
“别担心,我会好好休息的。”程丹若安慰谢玄英, “每天睡足四个时辰,好好吃药, 好好养。”
谢玄英沉默一刹,道“大夫说你思虑过甚, 情志内伤。”
程丹若“噢”了声,也不以为奇。
就她崩溃过几次的精神状态, 没病才有鬼, 可惜她的金手指多日常用药,抗生素齐全,没有精神类药物。
“让大夫开药调理一下吧。”抗抑郁也有中成药, 疏肝解郁的药方并不少。
然而,她这么理智自制,谢玄英反而难受起来。连生病都不闹脾气, 怎么就这么懂事呢。
他抚摸她的脸颊,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大夫来过了。”最终,谢玄英什么也没说,也假装是件平淡的事情,“李御医亲自看的。”
程丹若问“老人家怎么样了我走前,他不是已经改了主意”
从前,李御医有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意思,想把最精湛的针灸之术,作为绝学留给自己的直系亲属,李必生虽说是李家族人,他也没松口。
可惜造化弄人,血亲后嗣一个不剩。他心灰意冷,打算把压箱底的本事带到棺材里去。
但经过鼠疫的艰难,他想开了,觉得还是应该把本事传下去,打算找个有天赋的继承衣钵。
谢玄英道“是,好像选了李大夫和小乔大夫。”
小乔大夫就是乔老先生的小儿子。
程丹若深觉欣慰“这就好。”医术一代代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谢玄英问“你想学吗”
“算了,我志不在此。”程丹若并不奢望成为古代一流的大夫,她更希望能够传播更先进一点的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人们整体的存活率。
她告诉他张御医的请求“过段时候,我就试着写关于瘟疫的文章。”
谢玄英没有意见,但强调“等你身体好了再说。”
“知道了。”程丹若撇过唇角,“我心里有数。”
谢玄英“你没有。”
她瞪他。
“你朝这个看了三次。”他将手中的邸报折好,“丹娘,我并不反对女子关心朝政,也不阻拦你做事,但是”
谢玄英注视着她的双眼,正色道“你病着,都不敢把一切托付给我,难免让我惭愧。”
程丹若“我就随便看看。”
“是西南的事。”谢玄英点到为止,没有多言,他只是希望她能安下心,凡事有他,“最近又不大太平了。”
西北有胡虏,西南有百夷,边境的摩擦永远是不可避免的。
程丹若没有力气研究,知道大概就熄了探究之心,重新歪回榻上。
窗外,蝉鸣聒噪,阳光都是夏天的气息。
遥远的记忆被触动。
程丹若靠在枕上,心想,就当给自己放个暑假吧。
在大同养病,真的比在京城舒服多了。
每天早晨,睡觉睡到自然醒,无论是点,还是十点十一点,没人会责怪她懒惰,起来就有饭吃,只要她愿意,甚至可以在床上用。
但程丹若不喜欢在床上吃,坚持起床洗漱,到炕上吃早午餐。
午后,室内温度升高,有点热。
大夫不建议用冰,她就到院子的树荫下午休。这里搭着一个凉棚,吊起纱帐,就是一个纱橱了。
玛瑙每天变着花样准备茶点,什么酸梅汤、绿豆百合汤、杏酪、枣泥糕、雪花千层糕,任由她取用。
程丹若没事就翻翻话本小说,和谢玄英打牌玩。
然而,日子固然舒坦,却容易无聊。
古代小说的套路,看开头就猜到结尾,又没有西游记第一话可看,很快便看腻。
谢玄英让人去叫了两个女先儿,给她说书听。
程丹若就点了三国,谢天谢地,此时已经有了三国演义,且当红,说书人都烂熟于心。
她每天听有声书似的,一口气听了好几天,连带丫鬟们都听入了迷,大家一致认定,赵云忠肝义胆,样貌堂堂,真少年英雄也。
可惜,这两个女说书人只会三国,其他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最有艺术价值的也就是窦娥冤。
程丹若很快失去了乐趣。
两个说书人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见她开始低头吃东西,就知道不感兴趣,当下便有些着急。
其中年长的那个便说“不如,我给夫人说一个本地的故事吧。”
程丹若知道她们谋生不易,无意为难“好啊。”
就当听八卦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