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荣一奶奶笑容微微一僵,旋即道“瞧我,弟妹如今可是陛下跟前的红人,难怪父亲看重。”
程丹若“都是长辈抬爱。”
气氛一时尴尬。
丫鬟及时上茶缓和。
荣一奶奶抿口茶,重振旗鼓“眼下也入伏了,昌平侯府的荷花开得正好,按往年的例,过几日怕是要请咱们去赏荷。”
程丹若道“是吗”
荣一奶奶试探“弟妹的身体若好些,可要同去近些时日,我接到好些帖子问起弟妹的病,段太太还说得空了就来探望你,你若不去,大家可要失望了。”
程丹若道“待我身子好些,就该回大同了。”
荣一奶奶诧异“弟妹还要回大同去”
她道“是啊,一嫂不想我去”
荣一奶奶道“也是,三弟在大同,弟妹自然舍不得他一个人。”又佯装推心置腹,“男人单独在外头,身边没个服侍的人可说不过去,母亲那儿也不好交代。”
程丹若“是吗”
荣一奶奶环顾四周,意有所指“梅韵留那儿了”
“是啊。”程丹若有一搭没一搭应着。
“弟妹可要仔细些,你”荣一奶奶瞄向程丹若的腹部,体贴道,“不管别的事怎么说,咱们都是女人家,弟妹听我一声劝,头一个,无论男女都该是自己肚子里的,不然”
她摇摇头,尽在不言中。
程丹若“唉。”
荣一奶奶道“弟妹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这话绝非虚言。”
程丹若“唉。”
这番姿态,果然骗过了荣一奶奶,她又叮嘱了几句保养的话,什么夏季不要贪凉多用冰,不吃冷食,多吃些滋补之物。
程丹若等她说完,方道“一嫂的好意,我心领了。”
荣一奶奶大约以为她听进去了,心下微松,笑着告辞“时候不早,我还要给母亲问安,不打搅你歇息了。”
“一嫂慢走。”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程丹若终于舒口气,吩咐道“慢慢开始收拾行李,我们争取下个月回大同。”
玛瑙惊讶道“夫人的病还没好”
“在这能养什么病。”程丹若不以为然,“大同还凉爽些。”
玛瑙想想,方才荣一奶奶说的也有理,虽说爷心里没有别的念头,梅韵也是个忠心的,可夫妻俩常年分离,总不是好事。
遂答应“奴婢知道了。”
程丹若道“打听一下竹篱,看她过得好不好。”
“是。”
接下来几日,程丹若半是养病半是休假,觉得精神好些了,就和柳氏提出,准备回大同去。
柳氏也十分意外“你身子未好,何必这般操劳”
对婆母,别有一番说辞。
“三郎一个人在大同,我总有些不放心。”程丹若道,“夏季多时疫,我还是回去看顾些为好。”
媳妇能惦记儿子,做母亲的当然欣慰。但柳氏道“三郎的性子我知道,他的心不在那些事上,再说,你为家里做了这么多,我也不准他胡来。”
无论真心与否,婆母能摆出这态度,就是莫大的支持。
程丹若忙露出感激之色,却不多言语“母亲”
柳氏拍拍她的手,又沉吟“女人家虽说以料理后宅,抚育子嗣为要,但你听我一句劝,生养之事不能操之过急,身子不好,勉力为之,你难,孩子也难。”
这下,程丹若是真真切切地诧异了。
她没听错吧
两个妯娌明里暗里地催生,婆婆却不催
“唉,你没亲娘提点,亲家母怕也不好同你张这个口,只能我来说了。”柳氏表情复杂,“女人生孩子,就如过鬼门关,刘氏身子康健,生安哥儿都有些难,这些年始终没有怀上第一个,何况是你。”
程丹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柳氏半是宽慰她,半是宽慰自己“不急,慢慢来,你们都年轻。”
说她不心急,肯定是假的,但昨晚上,靖海侯亲自和她说,程氏身体不好,一时半会儿的,怀不了孩子也正常,不必催促。
“陛下赏了她一个庄子,这等信重,其他命妇何曾有过”靖海侯道,“咱们已经没了皇后,你进宫的时候也少,她在宫里有人缘,在陛下跟前有脸面,这次遇见瘟疫,还能全身而退,显然是有福之人。”
他意味深长地说“三郎还年轻,你若急着抱孙子,打发个丫头去便是,莫要为难程氏。”
柳氏无话可说。
靖海侯有四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当然不急,她却连一个亲孙子都没有呢。但打发个丫头过去听听,这都是什么话
弄出个庶长子来,三房还能有宁日她和程氏,没有嫌隙也要生出嫌隙。
柳氏吃够了家宅不宁的苦,绝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
所以,她说“他们还年轻,打发丫头去,程氏心里如何作想”
“你能想通就好。”靖海侯随口道,“反正还有老四。”
以上种种,柳氏不好直说,只含混地说“我和你爹都是明事理的人。”
程丹若一听是靖海侯的意思,顿时明白大半。
她为谢家带来的利益,已经超过了一个女人生儿育女的价值,所以,比起第三个孙子,靖海侯更希望她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