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程丹若爽快地送出自己的股份, 孝敬了皇帝,那么,朝臣们也得意思意思,别碍着大老板发财。
“可和盐铁一样, 特许经营。”崔阁老马上提出对策, 其灵活之快, 不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早有腹稿。
程丹若瞄他,没错过石大伴投注而来的视线。
果然。
崔阁老站队的同时, 没忘记给自己捞好处,猜得不错的话, 估摸着打算等她离开后, 一脚踢开大同的小股东, 以及碍事的昌顺号,让宝源号独揽
然后, 其他股份一部分给皇帝, 一部分归崔阁老所有
她揣测着, 垂下眼眸, 余光却瞟向了杨首辅。
杨首辅咳嗽两声, 含糊道“也是个办法, 给长宝暖一个皇商的特许就是。”
言下之意就是, 陛下, 你的钱我们不管,都算你的, 其他不行。
程丹若思索了会儿,倒也理解但凡钱过户部,杨首辅肯定也有份,不会在这事上和崔过不去。
他们现在是一伙儿的, 属于对抗帝王的文官团体,小利益可以不计较。
皇帝见阁臣全都站到一起,明确反对织造局接手,也清楚,这是文官的底线,但面上不露,继续问“程司宝”
程丹若流露出明显的迟疑之色。
“有话但说无妨。”皇帝道。
她像是不太好意思,抿抿唇角,才轻声道“国家大事,臣妇不懂,只将这些年的经验,同各位阁老说一说,若有浅薄之处,还望阁老莫要取笑。”
曹次辅给了她一个台阶“程夫人不必自谦,我等毕竟未曾经手过毛纺织,还是要你仔细说说。”
“是这样的。”程丹若不疾不徐道,“长宝暖在山西,算独一家生意,然则织娘不过百人而已,哪怕是熟手,五日织一件,一月也不过五百来件,大部分毛衣仍旧来自平民之家。”
她语调柔和,不提问、不质疑、不反驳,虽然身着命妇礼服,但画了淡灰色的浅眉,搭配敷粉后过分苍白的面容,毫无攻击性。
“贫寒人家的妇人女子,每日趁着劳作的空隙,织上两针,手脚麻利的就挣点工钱,家务繁杂,要下地种田的,灶上做饭的,替人洗衣的,只能偷空忙一会儿,为家人织一件御寒的衣裳,好在毛衣最大的长处,就是灵巧多变。
“一件衣裳,差不多要一斤毛线,没钱买,半斤也能做个背心,有钱了,拆了重新做衣。若攒下一些零碎,就织个围脖、手笼、帽子拆换很便利,和棉衣不同,能满足各户人家的需求,可自给自足。
“此外,做工都是计件,在大同,城里的好说,直接去铺子交就是了,乡间妇人却忙于生计,鲜少进城去,长宝暖每月一天,定点到各个村镇的集市收取。”
无须明说,在场的人都听懂了她的意思。
首先,毛衣不能全靠织娘,这和织布有极大区别,织布能依靠织机,但毛衣更像是刺绣,纯靠人工。
工部就算拿到了营业权,也最多只能做毛线,具体的编织依旧要下放。
但,朝廷有这么多人手到处收毛衣吗
就算有,这也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
另外,许多贫寒人家靠毛衣挣钱,一旦官营,他们生计断绝,等于逼人去死。
皇帝沉吟道“所言在理,毛衣贵在民生,不可因噎废食。”
程丹若心里呵呵,话说得好听,帝王享受的时候,有几个能考虑百姓生活的刚才也没见提啊。
但不妨碍她飞快拍马屁“陛下圣明。”
然而,这些问题固然诛心,却难不倒厚脸皮的重臣。
现在重要的是百姓怎么办吗不是,是权力,以及权力带来的利润,花落谁家的问题啊
崔阁老不紧不慢道“程夫人的心是好的,这些事,今后再细说不迟。”
程丹若“”草,一种植物。
她看看其他三位,他们都没有说话,显然是同样的想法如今最要紧的是不让太监把持,其他容后再说也不迟。
程丹若沉默。
片刻后,她装出一副被忽悠到了的样子,重复了遍公式“臣妇不懂朝政,”原来政治真的无所谓百姓,“一时失言,”无耻还是你们无耻,“还望诸位大人莫怪。”交给你们,四百年后再普及毛衣算了。
曹次辅又递来一个台阶“程夫人提醒得及时,今后是得多加留意。”
程丹若怀疑他和靖海侯有了默契,顿了顿,又迟疑道“诸位大人海量,其实还有一事,臣妇不知当讲不当讲。”
既然是君臣博弈,今天,她其实是皇帝的棋子。
所以,帝王也必然需要给予她支持除非,他已经选择放弃她。
显然此时,皇帝还有点不甘心,玩笑道“有什么不能讲的,你不是朝廷命官,说错了,难道诸位大人还会笑话你”
众臣不想笑,但配合得笑了起来。
但程丹若十分严肃“国家大事,臣不懂,”先说一句防杠声明,而后才道,“然而,方才曹次辅所说,胡人不可信,臣深以为然。”
她道“这次,布日固德之所以能挑起争端,便是疑虑我朝有意利用羊毛,反制其国的顾虑,方才引来多方支持。”
牵扯到胡人,就牵扯到皇位。
皇帝端正了脸色“说下去。”
“臣曾旁敲侧击,打探许多胡人的看法。”程丹若道,“他们一方面欣喜于羊毛能交换粮食,另一方面,对毛衣也十分感兴趣。”
曹次辅的眉毛跳了一跳。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