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布政使  我妻薄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谢玄英在一个多云的日子, 拜访了毛巡抚。

    毛巡抚没有见他,只派下人回复“谢知府请回吧,我家老爷正与唐家二爷说话呢。”

    唐家就是山西第一盐商,老婆的舅舅就是兵部侍郎此人和崔阁老是同年中的进士, 关系不错。

    谢玄英没有勉强, 转身回去了。

    他回到府衙, 和程丹若说“唐家如果愿意伸手,十万两并不难凑。”

    程丹若迷惑了,问“这是什么意思”

    这次,谢玄英想了很久, 方才回答“或许, 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钱。”

    程丹若捋着思绪“毛略并不是想要昌顺号的家产, 是想让我们帮忙,所以, 补上亏空只是第一步, 他认为, 之后还有麻烦”

    “应该是。”谢玄英斟酌道, “而且,会是一个大麻烦。”

    什么样的大麻烦,会让毛巡抚不惜得罪谢玄英,也要借力逃过这劫呢

    程丹若迟疑道“军饷”

    谢玄英“有可能。”

    她道“我胡说的。”

    “我不是敷衍你。”谢玄英正色道, “你应该记得,我们刚来大同的时候,仓中几无余粮。”

    程丹若“不是常知府卖了吗”

    “卖给谁了”他反问。

    她哑然,这事真的细思极恐,水太深了。

    但事已至此,不蹚浑水也不行。程丹若细细思量片时, 道“其实,我们不必想那么复杂,管他做过什么,把问题解决就好了。”

    以他们目前的层次,最好别参与太复杂的局势。

    “既然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不要管钱了。”她果断道,“把人解决。”

    谢玄英也厌恶受制于人,沉吟片时,同意她的决断“好。”

    但提醒她,“不能把事情闹大,以防狗急跳墙。”

    “让他回老家种地”

    “这是最好的结果。”

    定下目标,就是商议如何达成目标。

    夫妻俩躲在书房,悄悄说了一下午的话,终于有了主意。

    山西的布政使姓郭,他负责山西的行政工作,照理说,他才应该是谢玄英的直系上司。

    但上头有个巡抚,日子就不好过了。

    巡抚这个职位的权力,可大可小,大的时候统领全省的行政、司法、军务,小的时候只能剿匪、巡视、断案。

    很不幸,毛巡抚就是管全省的那种,下头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理论上都归他管。

    不过,聂总兵额外担任总兵的职务,而毛巡抚没有提督军务的权力,所以实际管的只有山西的行政和司法。

    布政使的日子,从此不好过了。

    具体到府县,是知府、县令的职责,他空有职位,权力却为巡抚所夺,在山西快三年了,日常工作就是“是,抚台大人”“抚台大人说得对”。

    怎一个惨字了得。

    壮志难酬也就罢了,常言说得好,千里做官全为钱,没有权力,就没有钱。

    想给京城送礼,疏通一二都做不到。

    布政使可是从二品的大官,如此没有牌面,可恨、可气、可叹。

    这日,郭布政使正在家中听戏,下人说,有人递了名帖过来,要见他。

    门庭冷落,郭布政使也不摆架子,吩咐身边的小厮“去问他什么事。”

    小厮去了,回来却脚步匆匆,面庞微红。

    郭布政使一见,心猿意马“脸如霞飞,倒叫我心如火烧。”

    小厮微微脸红,却道“恭喜大人了。”

    “何喜之有”

    小厮左右环顾,悄悄递过银票“客人孝敬大人的。”

    郭布政使久经官场,眼锋一扫就知道,这有一千两银子,便问“何事求本官”

    虽然他头顶还有一个巡抚,但一般的事也能办。

    小厮笑道“并不求大人什么事,只是想提前向大人贺喜,今后大人平步青云,准他们上门贺喜就成。”

    郭布政使听出言外之意,沉吟道“若他们再来,你仔细打听喜从何来。”

    小厮应了。

    又两日,客人再度上门,又要塞钱。

    小厮却不肯收,还道“上回收了你的银子,倒叫我挨大人一顿骂,说我收不明不白的东西。”

    客人道“藩台大人不必忧心,在下并无他意,绝不敢陷大人于不义。”

    小厮还是不收。

    客人被逼无奈,只好说出实情“抚台大人最近忧心忡忡,见了不少人啊。”

    小厮不解其意,但得了话,就算完成任务,把钱收下了。

    这次,客人送了三千两。

    小厮把话转达给郭布政使。他不愧是老油条,立马就嗅出了味道毛巡抚这是要出事啊。

    再看客人出手这么大方,知道必有倚仗,立即派亲信打听。

    能做到布政使,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