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看作坊  我妻薄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看到什么就记下来,回宫如实禀报就行了。”

    方嫣迟疑道“这”

    “我们都是为陛下办差的。”程丹若笑了,“差事办得好不好姑且不说,最要紧的是忠心。”

    方嫣毕竟不笨,恍然道“是是,多谢司宝提点。”

    程丹若道“我们先在府城里逛一逛,打听一下长宝暖的事。”

    方嫣没有主见“我听您的。”

    在客栈休整一晚,次日,程丹若换上家常衣物,打扮成寻常的富家太太,带着同样乔装打扮的方嫣一起在府城闲逛。

    太原商铺林立,品种众多,虽然不如京城繁华,却有边境的特色。

    她们逛了杂货铺子,方嫣买了几副眼镜,程丹若定了玻璃器皿,又吃了焖面、头脑和沾片子。

    而后,假作无意地路过长宝暖的铺子。

    方嫣围观了太原的妇人赊毛线、交毛衣和卖羊毛的过程。与大同差不离,只是如今多了卖羊毛的人,都是单个人家,趁着进城的功夫,卖上一、两筐。

    小二挑挑拣拣,太脏的要减重,湿的干脆不收,让他们明日再来。

    此间自然少不了讨价还价,唾沫横飞。

    她牢牢记在心里,以便回去述职。

    看完,两人才回到客栈。

    此时已日暮,程丹若派人通知长宝暖的管事,说明天要去作坊看看。

    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来到了长宝暖的纺织作坊。

    这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作坊进门就是影壁,三间的倒座房朝东开,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长宝暖的大掌柜接待了她们,神情颇有些拘束“夫人来得突然,东翁去了沂州未归,恐招待不周。”

    程丹若道“我来太原访友,顺路看看,不必紧张。”

    她问“现在作坊里有多少织娘”

    “二十来个。”大掌柜解释,“我们收来的羊毛,会先送到城外清洗,城内没有那么多水,在河边洗好晒干后,才送到这里纺线编织。”

    程丹若言简意赅“进去看看。”

    跨进二门,就由作坊的管事过来负责介绍。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自称是宝源号出来的,从前就帮忙管教绣娘。

    平时,大掌柜并不来作坊,作坊二十多个织娘,都由她负责。

    程丹若问“都是些什么人”

    “夫人放心,咱们这的织娘都签了契书,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妇人自信满满地说,“全是熟人推荐来的,没有不干不净的人。”

    “都成亲了的”

    “这倒不是,有个是大姑娘。”妇人说,“潞州产绸,有的家里生了女儿也养活,等到十来岁,就送出去,干个三年五年的,既不吃家里,又补贴家用,倒比卖了更好些。不过还是以妇人居多,也是签了契书的。”

    程丹若问“一年多少银子”

    “做得好的有二三十两,寻常的也有十来两银子,咱们这儿包吃穿,是顶顶好的差事呢。”妇人笑了,言语间满是骄傲。

    程丹若问“工钱给她们自己,还是”

    妇人顿了顿,道“看人,家里送来的就给家里,自己来的就是自己收着。”

    她看向程丹若,赔笑道“虽说银钱拿不着,可在这儿不缺吃穿,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不算坏了。”

    程丹若一时没有答话。

    少顷,问,“门禁管得严吧”

    “您放心,这里都是妇道人家,我们也怕人说嘴。”妇人暗松口气,道,“每月初一,能同家人在外头见上一面,但外头的人是不准进来的。晚上二门上锁,衙门里咱们也打点过了。”

    程丹若终于展露笑意“做得好。”

    她道“看看里头。”

    妇人应下,引她们进去参观。

    院子里,摆着密密麻麻的纺织机,妇人们熟稔地拿起羊毛,脚踩踏板,纺出一根根均匀结实的羊毛线,将其团成一团。

    方嫣看了许久,才道“怎么没人编织”

    “毛衣编织不易,一个人几天才能织一件,我们大多都到外头去收,现在太原不少人家都会,比咱们养人便宜多了。”妇人说,“我们也织,后院就有。”

    她们没有打扰织娘们的工作,径直穿到后院。

    这里有三个妇人,正手持毛衣针,小声讨论着什么。

    旁边的桌案上,平铺着几件不一样的毛衣,有的花纹复杂,有的是斜襟,还有通身的长袍。

    程丹若看向方嫣。她会意,上前同她们交流了几句。

    她们主要讨论了款式,一致认为对襟圆领的短衫和比甲最好织,交领处理不好很容易臃肿,而且费毛线,保暖效果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而后,一个妇人拿出了羊毛裙,样式极其夸张。

    方嫣说“六幅裙就很难织了,不要说十幅,笨重且累赘,还是挑线裙好些。”

    程丹若问“你们都试过了”

    方嫣微微颔首。宫里要做什么事,向来不惜物力,尚功局做出毛线后,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衣物是否能做。

    一个冬天,她们就织出了道袍、大衫、比甲、襕裙、暖帽和膝裤。

    但羊毛做的衣衫十分笨重,穿上不便行走,不如棉衣轻便。

    “羊毛织物适合做夹衣。”程丹若委婉劝说,“这样能尽量减少换洗,毕竟这不似棉袄,可以拆换外层的布料,一旦磨损沾湿很麻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