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月中旬, 折子递到了光明殿。
因知皇帝记得这事,石太监也收到了中秋的孝敬, 故而在众多折子中选出了这份奏疏, 递到御前。
果不其然,皇帝一看抬头,就记起来了“是了, 三郎说程司宝有奏疏,说什么羊毛衣。”
他随手翻开,才看两行,就失笑“果然是程司宝的折子, 和她从山东回来的时候一个样。”
石太监一听“程司宝”这个旧称呼,就知道该摆什么态度了“不知道这次, 程司宝可还有惊人之语”
皇帝笑笑, 继续往下看。
越看,神色越凝重, 渐渐露出深思之色。
国之大事, 在戎与祀。
国之根本, 乃是农桑。
种植与纺织,关系到百姓的吃穿, 更关乎大夏的安定。
皇帝细细思量许久,虽然没有全信奏疏上的内容,但凭着对程丹若的了解,感觉她不会无的放矢, 遂道“可还有别的”
石太监道“已经遣人去问了。”
皇帝点点头,又看了遍内容,没多久,一个小太监捧着匣子过来“这是同奏疏一道进上来的。”
石太监亲自打开木匣, 从里面取出一件针织毛衣。
皇帝挪到窗前,借着日光仔细研究。他先伸手摸了摸“这是粗毛吧。”
石太监瞧着下头的签子,道“是细毛了。”
“这么粗”皇帝穿惯了真丝,对羊毛的手感难免惊讶。但他并不是只知道享受的昏聩之君,知道百姓有时候还穿麻布柳絮的冬衣,比这更粗糙,“给朕穿上试试。”
石太监应了声,与小太监一起仔细检查衣物,确保没有硌人的硬物,方才替皇帝披上这件细毛对襟衫。
光明殿里早就烧起了地炕,热得很,皇帝穿上毛衣没多久,便觉得燥热。
但热,意味着保暖。
他穿了好一会儿,方才示意太监为自己脱去,脸上难掩笑容“不错。没想到程司宝女红寻常,却在纺织上别有巧思。”
石太监立时道“陛下圣明。”
“你这老货,和朕又有什么干系”皇帝心情好,玩笑道,“朕可不懂女红。”
“程司宝是御前出去的人,当然是陛下调教得好。”石太监振振有词。
皇帝笑了,拿起奏疏看第三遍,随后道“叫洪尚宫来。”
石太监瞄了眼内容,躬身应下。
洪尚宫很快应召“见过陛下。”
“看看这折子。”皇帝说,“程司宝写的。”
洪尚宫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原本推拒的话吞了回去“是。”她双手接过,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
皇帝问“有何感想”
洪尚宫不假思索“陛下大喜。”
她道,“前朝有了棉花,使百姓有厚衣过冬,如今羊毛成衣,北地百姓更能免收寒冬之苦。”又看向旁边悬挂的衣物,“这就是羊毛衣的模样”
皇帝道“是,你觉得如何”
洪尚宫仔细研究了一下纹路,道“以臣的眼光看,编织起来并不难,兴许比络子更简单些,但手织成这样的大物件,恐怕力有未逮。奏疏中说,需要用到毛衣针,不知是何物”
石太监从匣子里取出两根竹针“就是此物”
洪尚宫诧异“竟如此简单这可比织机灵巧太多了。”
皇帝说“比织布慢些。”
“丝成布,布成衣,这却是直接以线为衣,已经便利太多。”洪尚宫感叹,“此乃天下人之福啊。”
皇帝颔首,却道“程司宝说,她能力有限,怕是做不出别的,想尚功局的人帮手。”
洪尚宫立时道“但凭陛下吩咐。”
“好,你们将这衣、针和图拿去,仔细研究,至少得给朕做出一件裤子来。”皇帝玩笑道。
洪尚宫肃然应下“是。”
就这样,她带着东西回到了尚功局,找来尚功胡纤纤,给她看了毛衣和图,说明皇帝的要求“能做到吗”
胡纤纤没有贸然回答,先翻阅毛衣图,而后仔细研究毛衣的绳结,才道“霞姐,这是程司宝送我们的人情啊。”
洪尚宫挑眉“噢”
“能做衣服就能做裤子,无非是针法行数的区别。”胡纤纤道,“专程请陛下首肯,让我等精进技艺,不是白送的人情,又是什么”
洪尚宫道“无缘无故的,她做什么要送你们人情”
胡纤纤想了想,也是不解。程丹若已经离宫,今后内外有别,怕也难有打交道的机会,何必这么做呢
“你先做着,不管她在想什么,没有坏处就是了。”洪尚宫说,“做毛线的法子也说了,你们自个儿试试。”
胡纤纤道“好,我心里有数了,今晚就试一试。”
毛衣的到来,为与世隔绝的深宫增添些许波澜。
一时间,不少女官和宫女,都在说毛衣的事,连带贵妃听说了,也专程招人过去询问。
可大同风云变幻,两个月钱出现的毛衣,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东西了。
大家最近讨论的热门是新煤。
富贵人家,自然还是用炭,看不上什么煤球。但于普通人家而言,能一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