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筹互市互市前的准备  我妻薄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程丹若的拜访十分顺利, 连带着次日,谢玄英上门也没受刁难。

    他道“聂总兵颇为客气,多亏昨天斡旋。”

    程丹若客观道“他是个聪明人, 知道什么时候该客气, 倒不是我的功劳。”

    谢玄英故意说“但他夸我娶了一个好妻子。”

    程丹若瞥他,觉得聂总兵说不出这样的话“人家的客气话, 也当真”

    “是真的, 为什么不当真”谢玄英给她斟了一杯热茶,“婚姻如饮水,冷暖我最知。”

    程丹若低头看着温热的茶,一时沉默。

    少顷, 转移话题“既然都拜访过了,接下来该做实事了吧。”

    他点头“春播赶不上,红薯最早也要秋天才能送到这边, 夏年最要紧的还是互市, 陛下等着看呢。”

    程丹若赞同“这事做得好,以的事才会顺利。”

    互市并不比农桑要紧,可种田不容易出绩效,皇帝看不见, 互市却是新鲜事,且是谢玄英争取到这个岗位的理由。

    他必须做得非常好,才能让皇帝觉得, 自己没有派错人。

    所以在古代,做官最要紧的,不是做出实事,而是做对事。

    谢玄英道“五月里,我须将互市的场所、流程和人员确定, 六月开市。”

    程丹若问“哪个最要紧”

    “流程。”他说,“第一次互市,我想做的简单些,以官府为主。”

    程丹若道“官府和官府交易,不是朝贡吗我看三七或者二八好了,总要让别人参与进来,民间的交易比官府更灵活,官府主导好。”

    谢玄英想听听她的意见“比如说”

    “发互市文书,类似盐引,假如一百张,官府七十,民间三十。”她道,“三十张里,留十张给衙门的胥吏,让他们送人或转卖,余的让商户申报,挑几个口碑好的给。”

    盐引在古代受制多,利润高,玩法多种多样,可卖钱,可送人,可转让,尽显劳动人民的智慧。

    经商许可证也能学一学。

    他认真思索“也行,不过都会落入同一批人手中。”

    程丹若道“最开始什么都难说,大户能承受得风险。等做出经验了,再让百姓加入。”

    “那文书以人发,还是以物”谢玄英问,“以人,恐怕有寄卖的,以物,怕不好分匀。”

    这是和盐引不同的方,交易的东名录比较杂。

    程丹若说“预备这次允许交易几种东”

    谢玄英道“少些,主要是布、茶叶、粮食、糖盐、药材,禁的是铁、农具、硫磺、铜、铁、兵器。”

    她建议“不如这样,通关文书上,列十种可售卖的货物,每人可贩卖的种类不拘,但限定重量。”

    “现场称重也太麻烦了,不如用车,同海贸一样,叫车引吧。”谢玄英说,“每张文书,可贩一车货物。”

    程丹若想想,同意“对,这样更方便。”

    她犹豫下,“那重量要区分吗”

    谢玄英“当然要。”

    她叹口气,没有意见。

    古代是等级社会,区别是为了显出尊卑,只是建议“不要太复杂。”

    “车引分大中小三等。”他见过船引,如法炮制,“每张车引上须写明姓名、年貌、户籍、住址、货物以及限期。”

    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是最麻烦的事税收。

    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商税之繁多令人瞠目结舌。而朝廷的税已经够多了,方上还有各种税,有时候太监们想要捞钱,会临时设立名目,多次盘削。

    不过这次,朝廷考虑到是和北方外族交易,收的税不算多。

    第一层是引税,也是车引的税,这个肯定是要用钱买的,不能白给。

    第二层是营业税,也叫门摊税,这比较好理解,是摆摊的租金。

    第三层是交易税,按照惯例,三十抽一。

    第四层是仓库税,也是说货物运到这里储存,要收一笔仓储费用。

    而这仅仅是朝廷为了扶持互市,专门网开一面的结果。

    程丹若怀疑“按照这个算法,最还能有赚头吗”

    谢玄英说“收得不多,肯定有。”

    “但愿如。”

    敲定了互市的几个要点,他事顺利多了。

    谢玄英招来师爷,大致说明流程,再由他们补充细节。等到敲定流程,再去毛巡抚府上,同他喝喝酒,聊聊天,汇报一下工作。

    等毛巡抚笑纳了五张车引,表示认可,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展开。

    谢玄英的工作变得无比忙碌,要去互市的方查看,要命人定物价表,还要督促通判兴修水利,北边干旱,水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也不能忘了牧马,这边牧草繁盛,多人家养马为生。

    而他拜会过了上司,知府下头还有六个县令,也得过来拜见他,汇报工作。

    为不隐瞒,谢玄英必须时不时抽两天,去他县城视察,观察当百姓最真实的情况。

    程丹若考虑到路途不便,一直吃干粮容易腻,所以,面包窑建好,让厨娘烤了面包带去。

    大约是新鲜,他倒是次次都吃了,只不过吃法非常本土化,吐司上不抹什么黄油果酱,反而是各种腌酱。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