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各归宿各有各的路  我妻薄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撷芳宫耽搁一周多,  程丹若到安乐堂,自然要忙碌一段时间。

    但她未放松对荣安公主的关注,借着安乐堂人来人往的便利,  探了不少似真似假的消息。

    首先,  是荣安公主病愈后,主动找到皇帝认错,  表示自己以前不懂事,  才知道父亲为她挑选韩郎是为她好。

    但皇帝估计也怕了,上她也是认错道歉,不是有第二

    于是什么都没说,只让她安心备嫁。

    想也知道,  荣安公主被亲爹的冷淡吓到,有点不知所措了。她不愚蠢,即便无法清晰地意识到,  自己所有任性的资本都来源于皇权,  却必然知晓,女子的倚仗是父亲、丈夫和儿子。

    她是公主,不用靠丈夫儿子,丈夫儿子反而需要靠她。

    但她也仅仅是公主,  尊贵的根源于皇帝。

    冷落韩郎不要紧,闹性子也不要紧,可她不能失去皇帝的爱。

    这个道理,  奶嬷嬷说过无数遍。

    荣安公主醒悟了,变乖了。

    皇帝看,暗暗点头欣慰“荣安长大了,这次秋猎,她和韩旭都带上吧。”

    石太监道“是。”

    皇帝想了想,  忍痛割爱“三郎不让他去了。”话一出口,莫名愧疚,“记得提醒朕,上供来的好皮子,挑张给他送过去。”

    石太监笑容满面地应下“是,老奴一定记着,委屈不了谢郎。”

    皇帝是很遗憾。

    草场莺飞的场上,美人驭马,挽弓射箭,多么赏心悦目。

    可惜,为了衬托出韩郎,只能这样了。

    “既然三郎不去,今让底下的人多带个自家儿郎吧。”皇帝痛心之余,路很活跃,“让朕瞧瞧他的本事。”

    自从谢玄英迈过十五岁的坎,一赛一出挑,甭管什么场合,结果都必然是别家儿郎失颜色。

    都是王孙公子,阁老尚书家的少爷,谁没点骄傲了很多轻公子,都不乐意当陪衬,找借口开溜。

    皇帝心知肚明,干脆趁今好好考一番。

    “三郎不,他能安心比试了。”皇帝满意地说,“正好,给嘉宁也挑个夫君。”

    八月初五,秋猎开始。

    大夏的秋猎不像清朝似的,远赴承德,而是京城不远处的场。

    因为人口不多,皇家经营的场和塞外没什么两样,猎物比塞外更多,喂得更为肥美。

    各家儿郎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蓝天白云下,被安排的荣安公主,总算与韩旭见了面。而同行的嘉宁郡主,亦长袖善舞,谋划未来。

    具发生了什么,很遗憾,程丹若不知晓。

    她得到的只有结果。

    那是,嘉宁郡主被赐婚了,而这是荣安公主帮忙说成的。

    她说,嘉宁郡主与王咏絮十分谈得来,时常赞赏王家家风,又与王家儿郎相谈甚欢虽然当时不止有王家人,不如考虑选做仪宾。

    皇帝笑问“这是你想的,是嘉宁让你探的口风”

    “女儿听着,嘉宁姐姐对王郎颇为意。”荣安公主装作不好意地说,“既然女儿自己有了好姻缘,姐姐比大上半岁,总不好没有。”

    皇帝点点头,没说应是不应。

    隔,他考校了诸多大臣子孙的武艺后,招来嘉宁郡主,提出三个人选。

    李首辅的侄子,杨阁老的小儿子,王尚书的孙子。

    “朕都觉得不错,你可有意”皇帝如是问。

    嘉宁郡主大大方方道“陛下觉得好的,肯定都好,许配给谁,侄女都愿意。”

    皇帝故意问“要是朕指的你不喜欢,怎么办”

    嘉宁郡主答“不止是陛下的侄女,更是陛下的臣子。陛下无论选谁,都必有缘故,侄女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差“不喜欢也老实结婚”给写脸上了。

    但不得不说,皇帝经历荣安公主的自杀后,确实很吃这套。

    他选择了王家,问王尚书,爱卿啊,朕上给你做的媒不错吧

    王尚书答,不错啊,柴贵妃贤惠,她的侄子也上进,和臣的孙女琴瑟和谐,过得挺好。

    皇帝那再给你保个媒吧。

    王尚书老臣正愁孙子多,不好说亲事呢。谁啊

    皇帝你看嘉宁怎么样

    王尚书天家郡主,肯定好啊。

    皇帝给你做孙媳妇呢

    王尚书怕孙子愚钝,配不上郡主啊

    皇帝爱卿书香门第,怎么配不上呢

    王尚书不知道陛下看了谁

    皇帝你家谁适龄

    王尚书老五、老六行

    皇帝爱卿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他召见嘉宁郡主,让她王五郎和王六郎之间选一个。

    王六郎是大房的嫡幼子,长房将来得到的肯定比四房多,王五郎要差一点,四房不大争气,他本人不是嫡长。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