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胜利在望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随着清军左右两翼的士兵也跟着后撤,清军全线溃败。军官也懒得指挥了,只想着自己能够跑在前面。

    没了指挥的士兵,那就跟无头苍蝇一样,甚至连该逃往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后面那些刚渡过运河来到南边的清军都看傻眼了,他们这才刚过了准备增援友军,结果友军就败了。

    这让他们的增援变的毫无意义,而且还同样陷入了危险。留下来肯定没好果子吃,他们转身就便开始返回。

    可他们这样又是再一次的占用了过河的工具,那些溃败的士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失去控制的士兵纷纷挤上了浮桥。

    这种临时搭建起来的浮桥,承载能力非常有限,一次性可不能上太多的人。

    但是已经惊慌失措的士兵,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于是乎,在一片惊叫声中,一座浮桥轰然倒塌,桥上的士兵纷纷落水。

    会游泳的还好一点,反正这河也不是特别宽,坚持一下就可以游过去。但是对于那些水性不好,又或者不会游泳的士兵来说,这下基本上就只能等死了。

    游过去捡回了一条小命的士兵下场也不会太好,毕竟为了游过去,他们基本上都是把自己的兵器给弄丢了。

    这个损失可别指望刘良佐给他们报销,少不了又要从他们的军饷里扣除。

    不过,这总比那些还在水里挣扎的士兵要好,如此混乱的场面,都没有人顾得上救他们这些落水者。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有千户问向薛贵仁,此时他们的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方。

    打是打不过,逃又逃不掉。

    “带领你部上去抵挡,擅退者斩。”

    薛贵仁怒吼道。

    他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呀,他处于中军的位置,情况最为危险。

    左右两翼还能向东西方向逃跑,说不定还能逃掉一部分。而他们中军就只有向后逃,可就那有限的两座浮桥和一些小船,根本就逃不了多少人。

    他们的军队崩溃的太快了,以至于明军的推进几乎没有花费什么时间。

    就连薛贵仁本人,距离明军的先头部队也就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了。如果有谁对着他放一枪,说不定有极小的概率射中他。

    被命令去送死的千户只能带着他的部队去前面,当然,他可没有傻到真的去听薛贵仁的抵挡,而是准备去投降了。

    对于他来说,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反正投降了也不用死,甚至还能继续当官,就像董天宝一样,现在不是也在明军中混的风生水起嘛。

    卖命嘛,给谁卖都一样,他才不在乎是满清鞑靼坐天下还是大明的老朱家坐天下。

    “兄弟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姓薛的王八要我们去送死,我们可不能白白去死,大家跟我一起去投降反正。”

    该千户的喊话得到了部下士兵的一致赞同,当然这不是因为他的威信比薛贵仁高,只不过是因为大家都想活命而已。

    此时除了投降,他们已经找不到其他活命的路子了。

    和暴怒焦虑的薛贵仁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吴长庆他们了,通过望远镜,他们看到战场上形式一片大好,清军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成建制的抵抗,只有一些零星的作战,剩下的都是在追赶,抓捕俘虏。

    大胜已经毫无悬念,只需要耐心等待好消息便行。

    “恭喜吴国公,又收获一场大胜。收复南京指日可待,到那时我们就得尊称国公一声王爷了。”

    钱肃乐恭维道,不过,他心里也的确佩服,不是单纯的拍马屁。

    他在杭州和李成栋打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这么轻松过。能够勉强维持不败,那都属于超常发挥。

    而现在,他们打清军却跟打土匪流寇一样轻松。

    他当然不会傻到去觉得刘良佐的部队不如李成栋,他明白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吴长庆的那支燧发枪部队。

    实在是太厉害了,一盏茶的功夫,和这支部队正面对战的清军就彻底崩溃了。而且,这都还不能怪清军不够勇猛。

    折损了两成士兵还在冲锋,清军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可惜遇到这支燧发枪部队,还是翻不起什么大浪。

    看到这样的强军,他仿佛看到了大明重新崛起的希望。

    这种希望让他无比欣慰,之前虽然他也起事反清,但说实话他心里对战胜满清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想着尽人事,为国捐躯。

    毕竟,清军的强大已经吓破了大部分人的胆。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都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个同样起事反清的少年不停的收获大胜,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是众多将士的功劳。”

    吴长庆笑着说道。

    “我觉得国公可以奏请陛下,让他把绍兴宁波一带的工匠都派遣到苏州来,加快这种燧发枪的制造。若是能够加快点制造速度,制造出更多的燧发枪,收复南京的胜算就更大了。”

    熊汝霖建议道,他倒是想吴长庆把这制造技术分享出来,但很显然这不可能。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吴长庆能够接受一批工匠。

    只要吴长庆肯接受,让那些人学会那些技术,也就等同于吴长庆分享了这种技术。到时候,完全可以找借口把那些工匠调回绍兴嘛。

    “此乃我军的核心机密,怎么能轻易授之于人?”

    王大福冷哼了一声,他觉得熊汝霖实在是不知好歹,竟然试图染指他们的核心机密。

    两人看起来还想再争执,吴长庆挥了下手,示意他们闭嘴。

    随后说道:“奏请陛下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为了防止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