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第 231 章  画风不同可以兼容吗[综武侠+原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鲁智深和杨志脑子里还没彻底反应过来, 脚下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往前走了。

    走了一段后,两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不对啊,他们本来是要做什么的来着

    看着还没完全放下戒备的鲁杨二人, 行秋笑问道“原来师父的俗家姓名是鲁达, 小弟我对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呢。”

    鲁智深瓮声瓮气道“怎么,你认识洒家”

    行秋摇了摇头“谈不上认识, 只是我去年开春经过渭州, 有幸去经略府拜访过小种经略相公,他跟我说起师父的旧事, 言语之间甚是惋惜。我看得出来, 经略相公一直牵挂着你呢。”

    小种经略相公就是名将种师中, 另一位名气更大, 在民间声望极高堪比后世岳飞的老种经略相公, 就是他的兄长种师道,同时也是鲁大和尚的偶像,以及调拨到种师中帐下做事之前的前一任上司。

    行秋读宋史的时候便已对他们万分敬佩,因此路过渭州时, 第一时间前去拜访。凭着默写下来的几道工事防御措施, 和荒地治理办法的条例,他成功入了种师中的眼,并在经略府小住了几天。

    鲁智深先是大吃一惊, 随后面露惊喜“经略相公竟还记得洒家这号人他是怎么跟你说的”

    行秋“他说你虽性子粗莽,行为冲动,却是难得的真正热心善良之人,当街打死郑屠也能说一句为民除害, 只是你竟连句话都没有留下便连夜逃走了, 白白辜负了他对你的一片栽培之心, 也浪费了老种经略相公对你寄予的厚望。”

    鲁智深被他说得低下头去,心中满是自责和愧疚。

    他一辈子行侠仗义,做过无数好事,自觉无愧于任何人,却唯独对不起提拔过自己的两位恩公。

    行秋继续道“小种经略相公还说,他盼着你经过这一遭,能稍微改掉些冲动急躁的毛病,多为长远打算,切勿重蹈覆辙。他说你一身本事少有人能敌,若能将一身功夫用于除暴安良,战场杀敌,何愁闯不下一番大事业等你以后成了名,成为人人称颂的真正的大英雄,他和老种经略相公脸上跟着有光。”

    鲁智深叹了口气,眼角隐约可见一点泪光“洒家给经略相公惹了这么大的祸,他还一片真心为洒家考虑”

    他神情黯然,沉默着一时半会不再开口,或许是被行秋这话说中了心事,暂时没了与他人交谈的兴致。

    行秋正走着,突然察觉手臂被轻轻戳了下,他转过头去,看到花荣好笑地挑起眉毛,以眼神询问着小种经略相公真说过这话

    行秋眨眨眼你猜

    他被这两人蹲守好几天,为了不在宋江和花荣那暴露,每天都要小心避开从后门走,所以瞎编几句谎话骗骗他,不过分吧

    到了家中,行秋急忙喊下人去准备好酒好菜。

    菜刚上齐,一脸喜气的宋江也跟着踏进房门,一抬眼就看到两个陌生男人大摇大摆地端坐屋中。

    他立即发动满分交际手段,十几句话的功夫,几人已经“哥哥”“弟弟”地喊成一团了。

    等他们说完,行秋问起他最关心的问题“公明哥哥在开封府衙内一切都好吧可有什么是我能帮上忙的”

    宋江急忙道“一切都好,弟弟无须挂念。”

    行秋点了点头,好就行,好的话就老老实实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待着,千万别惦记你那还没开始的造反大业了。

    饭桌上气氛热烈,宋江带着些许恭维的意思,向鲁智深和杨志说着自己从郓城县到东京的一路经历,重点提了提行秋是怎么在官家那里帮他脱了罪,还得了主簿的官职的。

    鲁智深原本就对行秋有着不低的好感,再一听他除了跟自己一样行侠仗义之外,竟愿意为了兄弟做到这一

    步,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啊

    一瞬间,他看着行秋的眼神,颇有种当场拉着人结拜的意思。

    行秋笑着低头喝了口没什么度数的米酒,心想这大和尚有趣,为人快人快语,直来直去的,说话也不弯弯绕绕,跟宋江这种从头到脚都是心眼的人比起来,格外讨他喜欢。

    他倒是不介意多一个异父异母的兄弟,不过结拜还是私下里再说吧,屋子里这么多人,他实在没兴趣把这些人全都算进来。

    桌上人人欢声笑语,便显得沉默寡言的杨志很是突兀。

    他的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同样是杀了人,宋江负罪逃亡被官兵追捕,却因遇上贵人,不仅免了所有罪过,还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捞了个正经的官。

    而他遵守律法,自动投案,不仅没有保住清白与列祖列宗的颜面,还得了个落草为寇的下场。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心内如有火烧,频频看向那个分外惹眼的少年,好几次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无缘无故的,实在舍不下脸张这个嘴。

    行秋怎么可能看不见杨志几次三番的欲言又止,不过他不想接对方的话题,也不想揽这个摊子,便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只跟几人说些与之无关的话。

    杨志摆明了是想效仿宋江走自己的门路,在他看来,自己都有本事把宋江弄到府尹手下去当官,那么摆平他那点事,肯定也不在话下。

    他这么想完全没错,其实不管犯了什么罪,只要别跟谋逆沾边,或是丧心病狂惨绝人寰的大罪,赦与不赦都是上面一句话的事。

    行秋有特权,把杨志领到官府销了罪不是难事,但问题是,他暂时还不想这么做,因为他不确定到底要不要用这个人。

    在行秋看来,杨志实在不是个可靠的人,他出身好,通过应试武举成功进入体制,比普通人高太多了,虽然总是运气不好,但每到绝处总能遇上转机,或有贵人相助。然而就是这样,杨志都能从杨家将后人的身份一路混成土匪山贼,这能全赖他人吗行秋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杨志自己本身。

    第一次丢了花石纲,他觉得无法交差,干脆就不交差,一走了之避祸去了。

    第二次丢了花石纲,他又选择了逃跑,没有主动回去承担责任,全然不顾梁中书对他的提拔之恩。这样的人,毫无担当,一出事就躲,不堪大用,连高俅都不愿重新启用他,其他人又怎能放心把工作交给他。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