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6. 抉择之间 但时间对众生一样平等  我和我的冤种亲友们[洪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功德金光如水浇落时, 东海深处静寂依旧。

    庚辰难得坐起来,接下这来自于轮回建立的功德。天道大概也恼怒得很,可他只是规则, 因果所在, 再不情不愿也要公正以对。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她在心中默念着,脸色难得露出些情绪,非是实验达成的欢欣,更多是种游离于外的疏然。

    洪荒是没有轮回,但它有开天的盘古,造人的女娲。前世的神话能在此地生根发芽,长成真实的枝桠, 那她为何不能推动着世界,朝着她曾经熟悉的方向奔去,哪怕只是形似神非,她也能在其中攫取无尽的机遇。

    既有“天庭”,亦当有“地府”相对啊。

    后土与轮回是她的第一个实验, 而天道验证了她的设想。

    传说中与皇天相对的大地之主,传承了盘古的血脉,有谁比她更适合创立轮回呢, 她将前世对于轮回的理解全数道出, 然后成功等到了后土的到访。

    原来天命轮转, 冥冥之中果然有宿命相牵。

    后土, 果真与轮回有缘。

    面对这般结果, 纵然是情绪淡泊如庚辰都忍不住心绪翻涌,又转瞬即逝,重新躺回原地。她也不急着脱困, 将那份指点后土所得的功德一分为二,一半导入她身下龙躯,一半散入阵法间门,随海浪流转向着远方,一时间门,整个海面都散发着粼粼金光。

    汤谷的动静瞒不过伏羲,可伏羲确认过她没出来后就不再留神,到这一步他与庚辰算是心知肚明,龙族没那么大气运搅和巫妖之间门从容退却,庚辰自己封着就代表龙族不会轻举妄动,就算她真在后土化轮回中搅和一手,也不过是天道借她之手去完善天数。

    伏羲现在更头疼的是轮回。

    洪荒一众生灵还对轮回是何懵懵懂懂,帝俊与他推演半天,却是先一步明了因果。

    当初盘古化身山川,孕育万物,是以自身之死供育万物之生,及到后土,化身轮回,则是为生灵死后寻找栖身之所,延续之路。

    金仙万古不朽,真灵长存,死后仍有生机存身,便是一点魂魄,若得机缘,未尝不可再延命数。可是金仙以下无数生灵,真灵不固,死后蒙昧,飘荡于天地间门无处可依,或归于草木,或散于河泽,流落于天地间门,直到岁月将是磨碎殆尽,成为天地间门飘荡的灵光,再无知觉灵性。

    生灵在世,不成金仙,只得一世长久,但轮回一立,接引众生归于轮回之地,而后轮转不休,生生世世长久绵延不息。于整个洪荒生灵来说,实乃有利于众生的好事,于天地来说,借助轮回之力,清算因果业力,立下生死秩序,无疑又是符合鸿钧与天道的观念,不怪乎会降下如此庞大功德,可见天道如何欣然。

    纵然在伏羲眼中,后土立下的轮回之道犹然相当粗糙,但有天道眷顾,未来秩序自会慢慢建立,而借助这番功德气运,巫族亦能有喘息之机,甚至说由于众生死后都会归于轮回管辖,化身轮回的后土便对洪荒众生有着一份功德在其中,就连妖族死后,也要入轮回之道,这种情况,与巫族继续交恶,就成了一件不得不斟酌的事。

    本来死后一了百了,现在却有轮回转世的机会,那面对创立轮回的后土,面对她出身的巫族,怎么都要客气两分,不然在自己转世上使绊子,就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想到这一点的诸妖都有惴惴不安,还是对天道运行最为熟悉的太一开口,“天道无私至公,这等凌驾于众生之上的权柄,是不可能任由满心私念之人掌控。”

    后土的确感悟轮回精义,可凭她一人短时间门内又如何能建立,还不是天道在帮忙协助,而以天道,准确说以鸿钧淡漠心性,是不可能坐视后土肆意妄为偏心巫族。

    无关乎对于巫妖的爱憎偏向,仅仅是法则无情,天道至公,于众生之下,一视同仁。

    那也是后土之所以要寻庚辰一句话的缘由。

    轮转的生死,也是种族。意味着前世是妖,来世便可能为巫族,今生为巫族子民,来日托生妖族万千,当一切命运都被编织在一起,爱恨和生死都纠缠成结,作为化身轮回,拥有对轮回最直接影响的后土,又该如何去面对天道之下视万物如刍狗的“平等”。

    轮回不矜众生面目,后土亦该如此。

    倘若她做不到的,那天道也不需要一个无法端平一碗水的轮回之主。

    所以庚辰为她一句是否会退步。

    后土不惜己身立下轮回,是为了巫族兴旺不灭,可当她立下轮回后,又无法践行她最初的心愿。

    既是如此,可还甘愿付出?

    绝不退让。

    那是后土的答案,亦是后土的大愿。

    “如果做一件事前,考虑的是否有利,才去选择是否行动,那这样的行动,纵然一时产生了好的结果,也会留下遗祸。”

    “天道不亲不仁,视巫族为碍,于是我们还以怒吼,是行事之道,却非大德之道。”

    “巫族真正的生机,不在于掠夺众生所得来的气运,不在于生灵涂炭后的独存,是需要巫族自身踏踏实实走出一条坦途。”

    “是巫族先于天地有大功,方有天地降巫族以大德。大德莫过于生,而生机归于,正在于巫族自身。”

    只有他们先一步做出了善行,才能庇荫延续后辈昌盛不衰。

    这才是天地之道,生民之意。

    所以明知自己这一步踏出,后续便再难庇护巫族,后土仍然直行无悔。

    我是父神的子嗣啊,这众生皆是他的骨血,后土当然会一视同仁,后土必须一视同仁。

    后土只能一视同仁。

    她必须要明白这一点,在建立轮回之前,在下定决心之前,因为只有此,她才有机会握住轮回之大权。

    她谢庚辰提前告知,谢的是她这一番提点,怀一视同仁之心,早一点有此觉悟,早一份应对把握。

    在妖族为此事议论纷纷之刻,巫族中亦发生着一场争论,祖巫们一边悲伤于后土的选择,一边喜气洋洋于功德气运的恩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