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翌日起来, 天空阴沉沉的,时不时飘来一些雨丝。
程丹若看这天气,就知道其他地方有台风, 早早开始收拾行李。
果然,巳时左右上午9点张妈妈来,道是得下船避一避风雨。程丹若带上两三日的衣物和随身物品, 跟他们下船。
岸边已经有两头骡, 拉着一辆车,也不知道打哪儿弄来的。
谢玄英专程过来道明原委“此地无甚药材,老师的病情也令我忧虑, 便想着到城里住一两日。”
“我是无妨, 你们不急着上京吗”程丹若问。
谢玄英说“老师急着回京, 原是想中秋团聚,并无要事,自是身体要紧。”
程丹若解开一个疑惑,点头道“你安排就是。”
谢玄英又致歉, 道是渔村贫苦,附近没有第二辆车, 骡车还是护卫去乡里里长家借的,要委屈她和晏鸿之坐一辆车了。
程丹若自是道无妨。
她上了车, 紫苏、张妈妈虽然是女眷,却也只能徒步跟随。
谢玄英也没有马可以骑, 坐在车辕上驾车。
还有模有样, 不愧是君子六艺的技能。
骡子走得慢, 中午时分才到附近的小县城。
程丹若问了一嘴,才知道是江南省淮安府的盐城县,也就是以后的江苏盐城, 毗邻扬州,旁边就是灌河。
“我记得,灌河似乎连通运河。”她思忖,“要转水路吗”
谢玄英顿了顿,才道“若是老师的状况未曾转好,我想在淮安停留两日。”
程丹若笑笑,没计较“也好。”
一路无话,在客栈安顿下来。
谢玄英请了大夫。
老大夫一进门,就知道是富贵人家,小心摸脉半天,云里雾里说了一通,最后也说是痛风,湿热蕴结所致,开了桂枝芍药知母汤。
谢玄英拿着方子去找晏鸿之,一时踟蹰。
“三郎,你是关心则乱。”今天晏鸿之的精神好了不少,笑道,“程姑娘既然辩证无错,自然知道该怎么治。”
谢玄英辩解“我并非不信任程姑娘,只是她毕竟年轻”
他见过的御医不少,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医术讲究经验与传承,程姑娘才十五岁,又无师长教导,难免疑虑。
同样的,他也不是很信方才的老大夫,否则也不必犹豫该取谁的法子。
晏鸿之见他皱眉,思忖片时,吩咐长随“去请程姑娘来。”
“是。”
程丹若就住在隔壁,两步就到。
晏鸿之把话说开“程姑娘,我这学生心忧如焚,方才又请了大夫来,也道是痛风。这是他的方子,你瞧着如何”
程丹若接过。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确实是古代治疗痛风的方子。
“可以。”她说,“我没有意见。”
晏鸿之观察着她的神色“我倒是想听听程姑娘的方子。”
“如果不是很痛,可以不必吃药。”程丹若想想,道,“真要吃,可以试试车前子煎服,清热利尿,多喝水,很快就会好了。”
“那便听你的。”能不喝药,晏鸿之是绝对不会喝的,又问谢玄英,“这下放心了吧”
谢玄英抿抿唇,低声说“是我糊涂,抱歉。”
程丹若“”片刻才恍然,“噢,我不介意。”
她放下药方,诚恳地说“人命关天,有人和我诊的一样,我反倒松了口气。”
很多时候,她都会想,自己真的能负担起一条人命的分量吗在这个现代医学还十分遥远,全是经验医学的年代,要怎么去甄别有用和无用的东西她学习的理论是先进的没错,实践也一样没问题吗
越问心,越没底气。
“老先生自行选择就是了。”程丹若说。
晏鸿之笑“用生不如用熟。”
如此信重,哪怕程丹若心情沉重,此时也不由微微一笑。
下午,晏鸿之的状况大为好转,几乎不再疼,也能下地走两步了。
谢玄英与老师商议过后,决定还是继续走海路,不过多靠岸几次,采买些蔬果与活禽。
“原是想少些纷争,到头来,还是得应付。”晏鸿之大摇其头。
他选择走海路的原因非常简单。
运河边的码头十分多,人来人往的,只消靠岸,总有消息灵通的人前来拜会,或是邀约,或是宴请。
晏鸿之能推七八成,也总有不好推脱的。这回他赶着回家,懒得应酬,便想着走海路,清静些。
如今身体既无大碍,也不愿改变行程。
在盐城逗留一日,次日,天气转阴,雨也不下了。有经验的一看就知道,台风没到他们这儿,可以放心出海。
然而,一行人重新回到停泊船只的小渔村,护卫去了不到半个时辰,急匆匆地返回,面色凝重。
“公子。”护卫是靖海侯府的人,“大事不好,属下方才去归还骡车,却见村中人烟绝迹,便不敢贸然登船。”
谢玄英一怔,旋即悚然“当真”
护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