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 兵制  静姝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静姝抿了抿嘴,道:“首先,还是要把巡检使这职务给重新安排了,地方官员对其没有节制能力,而他们却占据兵额,还残民虐民,不拿回来后续都没法展开。”
    “其次,就是重启民兵制。”
    “何为民兵制?”贺县令急忙问道,见乡君已有腹案,他心下稍宽。
    “以民为兵。农忙时为农,闲时组织起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军阵训练,战时直接征召为兵。如此,费用不大,效果却很好。”
    众人恍然大悟。
    从古代历史来看,中国的兵制一般就是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民兵并不属于军队,不在此列。
    征兵制能够维持一个较为庞大的军队规模,对于国土比较大的国家比较适用,但士兵的战斗经验和技能都不足。
    募兵制能够维持军队的作战能力,官兵长期服役,战斗技能和经验丰富,但国家的财政负担比较大。
    世兵制是征兵制和募兵制的结合体,本意是想保持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又减轻国家负担,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效果不尽如人意。
    国家进入承平时期后,士兵们往往会不堪重负,会谋求其他出路,世兵制逐渐瓦解,明朝的卫所是世兵制,到后期的战斗力已经不忍直视。
    民兵自古有之,五胡乱华期间,各地坞堡组织训练对抗也属于民兵,唐宋时期叫团练,宋代称结社。
    大周朝建国后,百姓们生活较为安定,而朝廷对于民间武力组织天然忌惮,一向来管控极严,于是民兵制就逐渐没落了。
    贺县令听闻也是动心,但他立马提出了这个疑惑,就是朝廷未必允许民兵再次成立。
    李静姝哈哈一笑:“只有行将腐朽的朝廷,才会忌惮民间武力。当然,朝廷对于百姓掌控一定的武装力量,忌惮是正常的,但这忌惮并非必要啊。”
    “如今承平时期,谁还能造反不成?老百姓最喜欢安稳的环境,只要能过得下去,谁会去做这种掉脑袋的事?”
    “而如果朝廷已经完全腐朽,民怨沸腾,官逼民反之际,那时候就是想防范也防范不住的。”
    众人:…乡君可真敢说,他们这些听的人都快听出汗来了。
    贺县令啜了啜牙花子,纠结道:“乡君,下官小胳膊小腿的,人微言轻,恐无法挑这大梁啊。”
    李静姝笑着点点头:“县尊一向来有自知之明,乃智者所为。”
    贺县令抽了下嘴角,他觉得李静姝在内涵他。
    “可以让那些大胳膊大腿的人提出来啊。我知晓县尊的老师是个皮糙肉…不是,德高望重之人,又是有数的元老,由他老人家提出来最合适不过,只不过不知道尊师是否认同?”
    贺县令再次无语,乡君这是要把他老师拖出来冲锋陷阵啊,他这个做学生的,给老师挖坑合适吗?
    贺县令的纠结神色,大家有目共睹,本身贺县令就是故意作出为难之色给李静姝看的,毕竟他真的为难。
    李静姝见状微微摇头,道:“县尊,尊师是两朝元老,经历之丰富,远胜我等。我们是无法强迫他做决定的,我们只需要把地方实情上报于他,至于他老人家是否认同,是否重启民兵制,那是衮衮诸公们之间的博弈,你在此操心纠结作甚?”
    这话一出,贺县令顿时有了拨云见月的明朗感,一下子就想通了,不由振袖一拜:“乡君之言,令下官醍醐灌顶,念头通达。”
    李静姝摆摆手,正要谦虚一二,李刚等人刚好来回禀,说是物资马匹都已备齐。
    黄素贞带着婉儿给李静姝披蓑衣,一边仔细叮嘱:“娘亲,路上小心,我们都等着您回来。”
    李静姝抬手摸了下黄素贞的脑袋,大庭广众之下让黄素贞微微脸红起来,感觉婆婆比自己也没大多少,却经常表现出来对自己的母性。
    “行,明早就回来了。”
    低头看了下正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双胞胎,李静姝俯身捏了捏女儿的脸蛋:“跟圆宝在家要乖,等娘亲回来。”
    “嗯。”双胞胎跟小鸡啄米一样直点头,让李静姝忍不住用咸猪手多捏了两把。
    整理妥当后,李静姝上马,领着队伍迎着蒙蒙春雨出发。
    一路冒雨急行,然后隔一段时间休整,让马匹喝水吃粮休息,再继续出发。
    直到下午约莫五点左右,在离郡城数里的地方,众人发现了前方几百米外的一支车队。
    数十家丁打扮的人,三辆马车,人人带刀,马车在古代的道路跑不了多块,被纯骑兵追上实属必然。
    李静姝勉强用不多的神识扫了一遍,虽然不能掌握马车里人的面貌,但十三的数量是对得上的,十成十就是这支队伍了。
    李静姝摘下斗笠,挂在马鞍上。春雨细雨蒙蒙,倒也不碍事。
    领着队伍悄悄接近又看清了对方人群中有熟面孔,心下大定。
    “前面这支队伍,就是劫掠学生之人。待到了人烟稠密之处,我单骑前往,你们随后掠阵并控制住马车。”
    李静姝回头安排了战术,简单粗暴。
    “乡君,为何不在此处下手,还得寻那人烟稠密处?”
    潘校尉不解,但他好学,于是开口问道。
    “就是要广而告之,在大庭广众之下,将魏郡守的公子派人劫掠我家眷一事定下来,如此师出有名。”
    李静姝并不想杀了魏宏才,因为跟魏郡守生死对上是不值当、划不来的,所以没有在荒山野岭干掉对方的意图。
    众人领命,远远吊着,借助山林掩护,一路跟随。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