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不认旨意  穿越三国开局就给美女当跟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可是二人没有办法,也只能心中不满,私下发发牢骚。

    李儒建议,以郝萌、郭盖之才,面对刘洋,绝对守不住上党,既然守不住,就没有必要浪费兵力在孤悬在孟津关之外的上党郡。

    最后李儒建议:“直接放弃上党郡,趁刘洋还没来的急攻打,撤走上党郡的所有钱财和粮草,兵力全部撤到孟津关。

    征东将军既然不好对付,那我们就让其他人对付,为表彰征东将军北击匈奴,调任刘洋为征北将军,并州牧,增封阳曲亭侯。

    之前我们杀了袁隗,逼反了袁绍,可以请陛下下旨,为袁隗平反,加封袁绍为青州牧。

    原平原太守陶丘洪为太原太守,上党太守张扬为渤海太守,河内太守王匡为平原太守。

    如此,让最能打的刘洋担任刚被洗劫过得并州牧,加上北方还有他刚刚屠杀了的南匈奴。

    袁绍和刘洋互相敌对久矣,张扬已经失去了上党郡,王匡也只管理着河内郡一小部分,加上二人在关东诸侯会议上都得罪了刘洋而投靠袁绍,让这两个无能之辈去祸害刘洋的青州。

    董卓大喜,觉得此计甚妙,尤其是不需要自己付出实际的代价。

    圣旨很快就就送了出去,八月初六,刘洋接到圣旨时,已经率军在路上了,目标是上党北部的涅县。

    刘洋接到圣旨时,问了传旨的人青州怎么安排的,来人说不知道。

    不过刘洋现在管不了青州,上党要紧,刘洋最怕董卓让郭盖撤退时,一把火把上党给烧了。

    所以刘洋也没有废话,当即率军全速赶往上党,结果是北方三分之一的地方来不及撤退,被刘洋堵住,其余的地方,粮草钱财都被撤走。

    加上上党多山,刘洋也不敢太过冒进,只能花了十多天,慢慢掌控上党,派黄忠南下驻防高都县,把关羽调到了身边。

    不过董卓放弃上党,让刘洋可以通过白陉和太行陉直达虎牢关外的联军大营。

    刘洋率高顺的陷阵营前往虎牢关外,又让太史慈率一万青州军到上党替换黄忠,陶丘洪已经赶到晋阳,接替太原太守。

    不过刘洋在上党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命令,任命沮授暂时担任上党太守,关羽和太史慈都受沮授节制。为此,刘洋还专门修书一封,书面形式表达了沮授为暂借,沮授仍然隶属于冀州。

    刘洋暂时还是想和韩馥搞好关系。

    八月二十八,刘洋赶到虎牢关外的联军大营,各地的诸侯刘洋也通知了,明确说明是请大家来一起商议,怎么对付李儒的离间计。

    这又是沮授给的应对之策,因为都知道这是董卓下的旨,谁敢明确说遵旨,就是遵从董卓之意,也就是众人讨伐的对象。

    众人都先称赞了刘洋的能征善战,多少人真心多少人假意,各自知道。

    不过最明显的就是王匡直接恭喜刘洋,官职从等级上是平调,可是获得第二块封地。

    刘洋知道王匡这是在讽刺他,因为阳曲现在几乎没人,看似获得食邑,但是一石的赋税都没有。

    刘洋直接了当地说:“从四月份我应盟主之邀,来酸枣会盟,四个月间,虎牢关外斗张辽战吕布,我的军师献计大破董卓军。

    而我自己转战几千里,北击董卓盟友南匈奴,南下战晋阳攻上党,俘虏西凉名将樊稠,计杀并州降将侯成,大战西凉骑兵。

    我和董卓可以说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请问王太守,你觉得这种情况,我应该遵守董卓的旨意而行?还是王太守想遵循董卓的旨意而行?”

    这一下把王匡问的哑口无言。

    张杨站出来说道:“刘州牧这么说,是不承认董卓的旨意?”

    刘洋说道:“那是当然。怎么了?张太守要遵循董卓的旨意?”

    张扬气愤道:“你还知道我是太守,那你把上党郡还给我。”

    刘洋说道:“我本来就没说要霸占上党郡,现在的郡守都是我从韩刺史的冀州借的人暂时担任太守。这个韩刺史可以为我作证。

    今天当着众人的面,我保证,张太守可以随时回上党接手,这样我也好早点把人还给韩刺史。”

    张扬内心一喜,凭空又夺回了上党。立刻说道:“你当着大家的面承认的,一会我就派人去接收,你可别言而无信。”

    刘洋说道:“放心吧,这么多人都在这听着的,我不会反悔的。

    不仅如此,我还把你的族弟给救了出来。”

    刘洋招呼典韦把人带上来,张杨一看,赶紧跑过去问道:“张桦,真的是你?”

    张桦哭着说道:“三哥,我终于找到了,你一定要替我报仇啊,郭盖把上党的钱粮全部给装跑了,家中什么都不剩了。”

    戏忠一听都要笑出来了,这个给主公出主意的沮授真有意思,连这都想到了,有了张桦当众的这一句话,张杨也休想讹主公钱粮,因为都是郭盖运走的。

    张杨还没反应过来,安慰道:“没事的,早晚找郭盖讨回来。”

    刘洋又对袁绍说道:“王太守和张太守是因为失去郡治,所以急切间说了一些不合适的话,盟主大人的渤海郡可是没有一点损失,这种情况不会也要遵董卓的旨意吧?”

    袁绍还没说话,袁术站出来说道:“当然不能,我们袁家和董卓有血海深仇,岂能听信这离间之计。”

    袁绍只能气愤愤地说道:“我与董卓不共戴天,岂能听董卓之言。”

    刘洋说道:“本初能这么想就好,实不相瞒,我也不想遵从董卓的旨意,看似叫并州牧,把上党还给张太守后,只剩太原郡和雁门郡,而且这两个郡遭受了南匈奴的洗劫,没钱没粮,北面还有南匈奴的威胁。

    正好大家都在这,谁有钱有粮,能够救济和治理雁门郡和太原郡,抵御北方的南匈奴,我愿意将这二郡让出来,虽没有圣旨,但也愿意认可他暂时任郡太守,等到以后朝廷安稳,再正式表奏任命。

    大家都知道,前年我青州接收了二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