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动乱前夕  穿越三国开局就给美女当跟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就在一切看起顺利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何进突然上奏,将渤海王刘协改封为陈留王,并且皇太后直接同意了。

    这一下直接打了袁氏一个措手不及,袁绍想通过旁敲侧击打听点什么,结果何进总是有意避开这个话题。

    最后袁隗只能推测,这件事可能跟皇甫嵩有关系,只因为最近,这道旨意颁布之前,何进接触的特殊人员,而且具备如此大影响力的,只有皇甫嵩。

    袁隗猜的也不错,的确是皇甫嵩给何进的建议,但是背后最核心的人还是卢植。

    卢植因为知道渤海的情况,袁氏有训练私军和私造兵器的嫌疑,但是卢植一直没有核心的证据。

    此外,种种迹象表明,袁家还并不像是有造反意思,卢植猜测,袁氏也是预判到了现在朝政不稳,天下不宁,大将军何进的性格和能力辅佐刘辩,并非长久之计,简单说何进就没有王佐之才。

    这也意味着,朝中朝外迟早会有人,以何进外戚干政为理由,挑战何进的权利,而何进失败的概率是要大于胜利的概率。

    到时还会有权力的变更,而现在袁氏就想抓住刘协这个最大的可能,袁氏是以家族发展主,有的是时间等。

    而且因为现在朝中,袁家支持何进拥立刘辩,使得何进成为朝臣中权利最大的,而袁家是权力第二大的。

    一旦何进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哪怕皇帝不换人,还是刘辩,朝臣中的老大没了,作为老二的袁家也将自动成为老大。

    若事态严重,涉及到皇上换人,在刘辩还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刘辩的弟弟刘协就将是皇位的最优竞争者,若真到了那一步,通过渤海的势力,帮助渤海王登基称帝,袁家将会是新帝最大的依靠。

    那时的袁家势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增强,重点是袁隗觉得自己有王佐之才,比何进强多了,完全能够驾驭手中的权力。

    袁家的策略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也是世家大族最惯用的手法。

    卢植想到了袁氏这些想法之后,也想到了这样一个破局之法,就是把渤海王刘协换个封地。

    虽然何进不怎么待见卢植的脾气,卢植也看不上何进的本事,但是不管怎么说,何进在这一段时间里稳住了朝政,避免了朝廷动荡,拥立的也是先帝的嫡长子刘辩继位,一切都合情合理,所以卢植还是支持何进的。

    而且何进这个外戚因为个人本事不够,从目前来看,最多也就是耀武扬威,贪图钱财和名声。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以至于现在看来,何进还是在努力支持刘辩治国理政,尤其是以卢植、杨彪、黄琬等为首的朝廷忠贞之士,对刘辩治国理政的建议,何进也都能接受,

    可是卢植没有办法直接跟何进说这些,于是就借皇甫嵩之口,转达了卢植的想法。

    还好,何进没有本事,但是在国家大事上的政治立场还是没问题的,加上何进也担心袁家权力太大,现在是没办法,必须通过袁家获得世家的支持。

    何进一衡量,就孤零零地下了一道改渤海王为陈留王的圣旨,并没有动袁氏其他的权力。

    何况刘协因为要在洛阳守孝的原因,短时间内也不会离开洛阳,仍然在何进的掌控之中。

    另一边,袁隗和袁绍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挽回。

    想了半天也没有办法,最后也只能决定,往陈留渗透亲信或者家族成员,但是这些都要以后慢慢来,眼下最重要的是配合何进诛杀十常侍,尤其是袁绍,身为司隶校尉兼西园中军校尉,一定要想办法拿下诛杀十常侍之功。

    宫外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宫内也是一样,张让等人自知做的坏事太多,这个时候也不敢嚣张,只能紧紧地依附在何太后身边,想着各种方法伺候何太后,进献各种汉灵帝以前爱吃的美味佳肴,说实在的,何太后这一段期间过得比儿子刘辩好太多了。

    十常侍也知道这次麻烦大了,最大的靠山汉灵帝死了,现在就只能凭借当初帮助过何皇后的一点功劳,苟延残喘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一天刘辩要掌握朝政,需要借助宦官的实力,来制衡外戚和朝臣的权力,至于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可是好景不长,到外地传旨的一些宦官,发现了有军队往洛阳行军,本来单个太监发现还没啥,可是多个太监汇报发现的情况,张让等人一总结,发现了不对,几个方向都有人朝洛阳这边来。

    多的五千人,少的一两千,共有八支队伍。

    可是洛阳最近一直无事,这么多人带兵前来,就有问题了,但是张让觉得不是针对自己几人,毕竟自己这几个人,来一个武艺好一点将军都打不过,至于来几万人?

    相反这些消息一开始让张让等人还有些兴奋,因为洛阳一旦乱起来,自己等人就有机会。

    尤其是张让等人派手下人多方打听知道,来的三支五千人的人马为青英将军、天水太守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

    张让等人和丁原倒没什么交集,但那青英将军可是众人经常自比的对象,她的这个将军之位,还要多亏当年张让等几人在汉灵帝刘宏面前,多多美言,才册封的。

    还有就是董卓,也是老熟人,自己当年也是多有美言,才保住性命,尤其是,张角起义时,剿贼不利,都要被汉灵帝砍头的,硬是让几人给救了回来。

    张让等人只记得自己帮的忙,却不记得他们收的礼。

    八月初四消息分别传到张让和何进的耳中,八路大军都已经在洛阳的八关之外。

    当天,何进再次进宫面见妹妹何太后,再次奏请何太后下旨,允许何进带兵进宫,诛杀十常侍。

    结果就是何皇后再次不同意,并说几人有恩于何家,岂能忘恩负义,何况随着先帝去世,张让等人已经再没有参与过一次朝政之事,并向何太后保证,以后就在宫中,老老实实做一个服侍何太后的奴才,让何进不要斩尽杀绝。

    何太后的想法过于简单,就是看着刘协还在宫中,想用十常侍稳住宫中的宦官集团。并叮嘱何进,想办法把刘协弄走,不要呆在洛阳,并且不允许其回到洛阳。

    不过这也不怪何太后,这个时代的女子,没有天赋或者高人的指点,也只能看到身边的势力。

    何皇后就是这样,在她的眼中,皇上权力最大,哥哥何进第二,张让等人第三。

    但是曹操等人担心的事也终于发生了。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