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洋决定先不管那么多,人留下再说,至于其它细节以后慢慢问清楚,就算不是那个张郃,李虎说比他还厉害也还不错。万一是呢!
于是刘洋说道:“我呢,就一个人,也不是啥名人,更不是啥公子,就一个普通老百姓,之前在中山无极甄家商队干活,现在不干了,就在这里买房,碰到你们家卖房。
还有,刚才那个是甄家第九商队的护卫长,送我过来,过几天就要走。”
阿义爷孙两人听刘洋这么说,明显轻松了不少,阿义问道:“他是护卫长还送你,那你是?”
刘洋说道:“你还真心细,我之前是第九商队的领队,不过现在不干了。”
刘洋又问道:“你们家就你们两个人了吗?早上忘了问了,我还给你准备了四个人的饭菜。”
这边正说话,那边李虎就把郎中请来了,这一下把阿义感动的直接趴桌子上哭了起来,这一段时间的冷嘲热讽实在是太多了。
刘洋也猜到这个阿义定是受了委屈,也不管他,招呼医者给老人家看病,还好,不是很严重,开了方子说一会让家人把药送过来,阿义一家他也认识,就不收诊疗费,只收了点药材钱。
阿义这个时候也缓过来了,对那郎中也是一阵感恩。
刘洋又问道:“刚才问你,你还没回答我呢?你家有几个人?”
阿义也反应过来施礼道:“家里一共六人,外祖父母,父母,还有一个姐姐。”
刘洋问道:“那他们人呢?”
阿义回答道:“在鲤淀的芦苇荡里。”
刘洋问道:“你怎么不一起叫过来。”
阿义说道:“我和外祖父两人前来已算打扰,怎敢再叫家人来打扰。”
刘洋说道:“不怕不怕。”
这时李虎说道:“我看天色不早了,收拾一下屋子让阿义他们今晚在这里住下吧。”
阿义连忙推辞说道:“不行不行,这要是住下,阿义就真的是万死难报。”
刘洋说道:“你外祖父年纪也不小了,又生病,晚上还要熬药,你真的忍心让他再回到芦苇荡里?”
说到这,刘洋和李虎帮着阿义一起安排,好在住房有六间,完全充足,刘洋就让阿义安排他外祖父住原来自己的屋。
又问了一下哪间屋他们以前没住,刘洋和李虎搬进去住,阿义也能住他原来的屋。
这样的安排让老爷子又是一阵感动,躺在自己睡了几十年的床上,病都好了一些。
晚上又吃了一顿药,刘洋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把阿义叫到屋里,当着老爷子的面说道:“老爷子,阿义,不知日后你们准备干什么?”
阿义低着头不说话,还是老爷子说道:“日后怎么办,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家里中途遭遇大难,能活着已实属不易,眼下将要入冬,没有田地可种,我们只能先在芦苇荡中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再说。”
刘洋说道:“老爷子,阿义,明人不说暗话,我今晚留你们在这除了受阿义这份孝心感动之外,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你们要是觉得行就行,不行就当我没说。”
老爷子赶紧说道:“恩公大德,无以为报,有话请直说吧。”
刘洋说道:“不瞒二位,我从小父母双亡,幸的师傅救活养大,后师傅离去云游,我又有幸遇到甄家大小姐,大小姐救我性命,给我活干,如今离开甄家,独自一人到了这里,眼下也是不知何去何从,比你们好的是有这样一个栖身之所。
可是我一人在这里住着,总感觉冷清异常,而且我不善庖厨之事,昨天上午我还去城南想买丫鬟的,结果下雨给耽误了,这个阿义应该清楚。
要不是今早阿义跪在我门前,发生后面这些事,今天下午我就要去买丫鬟的。
李虎大哥过几天就要走,我想请阿义你们全家搬回来住,就当作是给我做个伴,我不收你们的房费,吃的我出钱买回来,每个月给你们开一百钱的工钱,你们看怎么样?”
说完刘洋就满怀期望的等着答案,结果只见两人都呆住了,直接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晕的感觉。
还是老爷子先反应过来:“恩公大恩,已是难报,如今还给我们许下这等好事,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刘洋劝道:“老爷子,你别多想,我选你们来家也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你们还是丫鬟,我这屋里都是要增加人的。
可是新来的丫鬟没有你们熟悉这里,最最重要的是,新买来丫鬟我还要花时间看她人品如何,可是你们家,光看老爷子你和阿义,就是有情有义的好人家,和你们住在一起我也放心。
还有阿义看起来这么壮实,家里有个这样的人,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我也觉得安全些。”
又转头对阿义道:“阿义,你不要多想,男子汉大丈夫,遇到点事没什么,只要你相信你将来能够有一番作为,何必耿耿于怀现在的不如意。”
这时李虎也在边上帮忙说道:“是啊,阿义,你是一个孝顺的人,外祖父身体这样实在不能再去芦苇荡里了,刘领队对你说的可是肺腑之言。
实不相瞒,我能看出你会武功,而且比我强,刘领队不会功夫,可是脑子灵活,你们要是能在一起,不管做个什么营生,也都能养活家里。”
只见阿义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的跪在刘洋面前,说道:“公子大恩,阿义无以为报,只有这条命和这一身的功夫力气,今后公子但有所命,阿义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洋高兴的说道:“好,阿义,你这样就对了,男子汉大丈夫,既要知礼节,也不能被礼节束缚,该洒脱的时候也要洒脱一点。”
刘洋又问道:“我今年十七,不知阿义今年多大?”
阿义说道:“我今年十六。”
李虎说道:“我看你们二人年纪相仿,又算是有缘,不如结拜为兄弟,这样阿义就不会为难了。”
刘洋说道:“好啊,不知阿义意下如何?”
阿义说道:“大哥愿意,阿义也就洒脱一次,高攀大哥一回。”<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