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艰难的技术发展  穿越三国开局就给美女当跟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九月十六,甄姜顺利生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刘洋也不会照顾,抱了一会,就交给奶妈了。

    刘洋就一直陪着甄姜,这让甄姜非常高兴,觉得再痛也值了。

    众人让刘洋给取名字,刘洋本想找师傅华佗,或者岳父甄逸,但是都被拒绝了,刘洋如今是镇东将军,青州牧,在场最位高权重之人,又是孩子的父亲,又姓刘,谁也不能给取。

    不过这一下把刘洋给难住了,高中肄业文化水平的刘洋实在是有些没自信,这可不像穿越前,全国十多亿人,只要不是特别的生僻字,刘姓取名总能遇到同名之人。

    好处就是,这样哪怕名字土气,也是大家一起土气,也就不显的土气。

    可是现在身边主要之人,都能之乎者也。而且这个时代名只能取一个字,长大以后还要取字的。

    最后刘洋也是绞尽脑汁,取了一个越字,心中所想是为了表示自己是穿越之人,明面上说希望“黄河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希望下一代能超越自己。

    为了编的合理,刘洋直接把长江改成了黄河,只因为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

    看起来没问题的一个名字,却没想到在以后却成了有心之人攻讦刘洋的话题。

    大家都觉得不错,众人也都很高兴,算是各有各的理由。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是戏忠,因为戏忠觉得,通过刘洋取的名字,能够看到刘洋的雄心壮志。(一个人有雄心壮志不等于有谋反之心,此处千万不能过分解读)

    不过就在刘洋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半年前嘲讽刘洋出身和背景,不够资格娶万年公主的人,对刘洋的言论更加讽刺了,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刘洋在青州什么都没做,就得了洛阳救驾的首功,这些明明是万年公主和青英将军所为,一口咬定刘洋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吃软饭,只会花言巧语讨万年公主和青英将军开心。

    包括甄姜,也是花言巧语骗到手的,不然的话,一个大小姐怎么可能嫁给一个下人。

    一时间关于刘洋的流言蜚语传遍大江南北,没办法,谁让万年公主、甄家大小姐、青英将军三人的名头因为不同的原因,也曾火遍大江南北。

    公主要守孝,暂时不想管这些事。甄姜大家闺秀,对此置之一笑,其他人也都知道,刘洋风头太盛,肯定会有嫉妒之人。

    可是龚英就受不了,自己受委屈都可以,可是不能委屈了夫君,刘洋的本事龚英清楚,一路走来,没有一步是轻松的。

    这几年刘洋直接和间接救的人,都快够半个郡了。龚英找到刘洋,说要给刘洋出气,刘洋表示同意,结果却发现出气也找不到人。

    不过刘洋劝龚英道:“你看满大街,那么多人,有多少人比我缺点多的多,为什么他们不诋毁那些人?”

    龚英问道:“为什么?”

    刘洋厚脸皮地说道:“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被人诋毁。”

    龚英恍然大悟,觉得刘洋说的很有道理。

    除此之外,龚景让夫人催促龚英,年纪不小了,该要个孩子了,趁龚英母亲身体还好。

    而且现在公主不在,甄姜刚生完,只有龚英方便。

    龚英觉得也有道理,自己长得又不好看,大高个,大长腿,还有张男人脸。既然长相比不过,那就比生孩子,不就是痛嘛,自己最不怕痛了。

    龚英找华佗给调养了半个月的身体后,刘洋就开始了幸福而辛苦的生活。

    青州州牧府。

    陈琳先是感动,第一次见面,什么都没说,直接任命为州牧府主簿,陈琳可是知道刘洋麾下文臣武将众多,这是有多器重自己。

    陈琳然后是震惊,关羽真的把自己的方方面面照顾的都很好,而且真的是所有的政事都交给自己处理,自己说话真的算数。

    陈琳之后是不解,青州官员对自己的突然到来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有任何意见,羊续走了,但是还有一个陶丘洪,但是自己看不到一点不满。

    陈琳最后的感觉就是累,刘洋是真当甩手掌柜的,就在平原见了一面,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有的事都是陈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陈琳是州牧呢!

    只能说,所有的一切都和陈琳想的不一样,不过这种充实的感觉挺好,陈琳很喜欢,就是不知道这个镇东将军能坚持多久。

    何进早期也很重用自己,可是最后……

    十月十六,刘洋给刘越办了满月酒,当下无事,刘洋也难得和众人好好地喝了一顿。

    刘洋的种植方法这几年得到了推广,每个地方都是先选几块试验田,得到验证,可行了就在区域内推广,这样也使得青州的收成比以前好了一些,平均来说,增长了十五个百分点。

    不过听世代种庄稼的人说,按照记录这些年收成没有他们爷爷那一辈人好,一个是春天热的晚,秋天冷的早,冬天也要冷一些,好些冬天不会结冰的河流,这些年都全部结冰了。

    就算是超越者的刘洋,也不知道这个时期恰好遇到了小冰河期的周期,只能从南方买粮,到北方换动物毛皮,可是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过刘洋也只能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了。

    棉花这个东西刘洋知道还在西域,现在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野草,具体情况不了解,甄逸的商队带回来一些种子,种出来不是棉花,只能再慢慢找。

    刘洋请工匠研究的炼铁方法,不能说没有成就,产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但是还是没有质的飞跃。

    锻造不出好钢,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没办法解决。

    就比如造纸,要想出好纸,最核心的就是纸浆要细腻,可是没有好钢就做不出好的机械,没有好的机械,怎么弄都做不出好的纸张。

    刘洋知道,青州还是太偏了,征召不到天下的能工巧匠,也没办法发征召令,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不能跟朝廷抢能工巧匠。

    最明显的两项工程,修皇陵和修皇宫,就占去了天下能工巧匠十之八九,剩下的那十之一二,也都在各个顶级的世家大族那里,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袁术派来的工匠就比青州街上的工匠手艺好很多。

    不过现在好了,这一次的洛阳之行,让公主看到了刘洋对大汉的忠心,那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