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金宝考童生  每个世界都会嫁给渣炮灰肿么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金家如今嫁出去的姑娘一共是四个,需要议亲的姑娘是五个。

    金宝说他考上童生之后再给姐姐相看人家是因为变他想着明年满了六岁他就去看童生试,虽然童生跟秀才举人没法比,但他的年龄小。

    如今他才五岁,念一年的书,六岁去考童生试,只要考上了,长脑袋的人都知道他前途无量。

    童生虽然简单,但早知道他只有六岁,他的潜力是无限的,即便是十年功夫考上秀才,他也不过是十六岁而已,更何况凭着他的本事不可能考个秀才需要十年。

    只要众人看见了他的潜力,那么求娶他姐姐的人家必定会多起来。

    庄户人家,女孩子十二三岁就开始相看了,等十五岁及笄,差不多也就到了嫁人的年纪。

    他前面的四个姐姐就嫁的晚,倒不是说他姐姐有什么不好的毛病,实在是大家见他们家里全都是女儿,就因为他们家里不会把女儿当回事,什么歪瓜裂枣的人都敢往身边凑。

    爷爷金友信一生气,直接说他们老金家的大闺女十八之后再议亲!

    爷爷金友信的这句话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觉得他是疯了,女子的花期一共就那么长,他这个做爷爷的不为了孙女考虑还净扯孙女后腿。

    啥人家的闺女啊,十七大八了还留在家里,别人是有什么毛病吧?

    这样的猜测众说纷纭,但大姐金窈窕却是开心的。

    老金家别看闺女多,需要分担的家务也不少,可即便这样,她们也不过是被拘在家里学绣花,除此之外就是学管账,学做饭,洗衣服,做衣服,田地里的活是从来不叫孙女们伸手的。

    用爷爷金友信的话说,他们老金家的闺女,那双手是绣花的,可不能用在田间地头上。

    一幅好的绣活最少都能赚五两,可比在地里刨食强多了。

    左秀芝的绣花手艺不错,她虽然生了很多女儿心里也焦急,但公公婆婆还有丈夫都不是给她压力的人,她对自己亲生的闺女自然也是疼爱的,一手好的绣花手艺就全都传给闺女了。

    老金家的闺女两岁就开始捏针,三岁就能稳稳当当的行针走线了,等到七八岁的时候,一条手帕就能赚个五文八文的了,别小看了这些钱,七八岁的女娃娃,一条绣两条手帕不是问题,一天最少就是十文钱。

    她们家里能绣花的闺女可不是一个两个的,这钱可就多起来了。

    左秀芝也不是磋磨闺女的人,闺女们赚的钱,她总要存起来一部分做她们的嫁妆的。

    所以别看老金家的产业还是太爷爷金驰锐分下来的那几样,可他们实际的家底却也是不少的。

    毕竟金景林也是个会抓钱的,而且左秀芝绣花一次,一副都是五两银子打底的。

    婆婆蔡珊珊还是个养鸡孵蛋的高手,一年到头靠孵蛋也能赚不少钱。

    他们家里人口多,养的家禽也不少,鸡蛋他们家向来都是不卖的。

    本来每天做活就辛苦了,必须保证每天都有十个鸡蛋。

    别小看了这十个鸡蛋,一般的人家一个月都吃不上十个鸡蛋,都恨不得把鸡蛋全都攒起来卖钱。

    老金家的闺女们虽然穿的都是难看的土布,一年到头都没有个好看的珠花戴,但在吃上却是很舍得的,闺女们个个都被养得水水灵灵,跟村里的黄毛丫头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一个地的。

    而且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可是一点儿没耽误给姑娘们存嫁妆,所以金友信敢放出那样的话是很有底气的。

    他们家的闺女人长得水灵还有绣花的手艺,根本就不愁嫁。

    要不是他们介绍来的都不靠谱,他也不至于这么生气。

    金窈窕嫁的还是很好的,对方是个读书人,虽然没考上秀才,但家里有些小钱,本身也不是不事生产的主。

    只不过是命不太好,之前订过亲,结果新娘没等嫁过来人就没了,一下子传出他克妻的说法来。

    这么一耽误二十二三了还没有姑娘敢嫁呢。

    金友信不信那一套,对方来求娶他家金窈窕的时候,他跟着儿子仔仔细细的访听过,知道这家人家不错,于是直接点头就同意了。

    金窈窕成婚的时候那嫁妆虽然和聘礼比不起,但跟一般的农家姑娘比,那可就不算少了。

    而且金窈窕跟着父亲金景林学了一手好的看账本领,她嫁过去没多久就给婆婆和丈夫分担了不少的压力,虽然没孩子,但婆婆和丈夫都没给什么压力。

    剩下的几个姐姐嫁娶也都是一样的,嫁妆拿出去的时候也是桃源村的独一份了,而且她们嫁人之后的聘礼,大多数又被塞在她们的嫁妆里。

    大燕朝有规定,出嫁女的嫁妆永远都是属于出嫁女的,夫家不能侵占,哪怕是以后合离了,嫁妆也是要被带走的。

    嫁妆就是一个出嫁女最大的底气。

    老金家的闺女出嫁的时候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家里人教导,过不下去了就合理回娘家,绝对不受婆家的胡乱磋磨,可以说是非常炸裂的了,整个桃源村的人都跟老金家格格不入的。

    但也因为这样,老金家的闺女虽然出嫁的晚,可是夫家都不是胡乱找的,到了婆家也有底气,不胡搅蛮缠,也不受人磋磨。

    金宝的话被家人听在耳里,虽然并不觉得金宝明年可以考上童生,但大家心里都很开心。

    爷爷金友信还因为开心和儿子金景林喝了一小杯。

    姐姐们看着金宝也觉得心里甜滋滋的,这就是有个弟弟的底气了,哪怕金宝只有五岁,一切还都没有实现,可她们却已经格外的满足了。

    并且还纷纷想着要多做一些绣活,赚钱给弟弟买笔墨纸砚。

    金宝将家里人的反应全都看在眼里,只觉得心里酸软的不行。

    上辈子如何全都不算,如今一切重来,他只希望家里人能过得好。

    只要他在科举的路上越走越远,自然而然的就会离那这个在商场上混迹的女人越来越远。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