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外城墙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太大的影响。只要燧发枪没有被损坏,他们就可以直接抽调一千原本在使用冷兵器的士兵过来。</p>

    明军当中有一部分士兵虽然用的是冷兵器,但平时训练的却是火器的内容,为的就是可以在战场上直接补充替换。</p>

    另一方面,也是在等燧发枪造出来之后,可以直接进行换装形成战力。</p>

    所以,表面上看明军损失的是一千主力燧发枪部队,但是经过这样补充后,实际损失的仅仅是一千冷兵器部队,对明军的战斗力没有太大的影响。</p>

    而清军就惨了,直接死了近两千弓箭手,这些可都是训练了一两年的老兵呀。这些人没了,想要临时补充根本不行。</p>

    普通的士兵倒是也能够把弓箭给射出去,但是准头和力度都要差非常多,根本没有什么威力。</p>

    城墙上的洪承畴通过望远镜注意到了明军燧发枪部队的情况,差点就当场吐血。</p>

    这特么太耍赖皮了吧,己方损失的是特殊精锐士兵,敌军死的却是可以随时补充的炮灰。</p>

    他发现了火铳的另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士兵的训练简单,非常容易训练出合格的兵员,可以快速扩军。</p>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像满清打战,如果骑兵和弓箭手一次死的太多,想要恢复元气非常不容易,所以难以扩大战果。</p>

    而吴长庆的明军却没有这种困境,士兵的补充太容易,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可怕。</p>

    该怎么办呢?</p>

    洪承畴陷入了思考,他想的可不仅仅是当下要守住南京,还要想将来如何对付吴长庆。</p>

    想了一会儿,洪承畴发现貌似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建立和吴长庆一样的火铳军。</p>

    然后问题又回归到了武器上,他需要燧发枪的制造工艺,他需要这种燧发枪的秘密。</p>

    </p>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