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2章 别扭  重生之全球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姜小白和黄先生两人在屋里正聊着呢,李小六推门走了进来,是喊姜小白去吃饭的,姜小白招呼上黄先生一行人,从知青小院出来。
    
    夜晚的建华村也格外的有魅力,村子里边星星点点的灯火,透露出来的是千家万户的生机,和幽静的夜色,融合在一起,热闹有生机,但是却不显得吵闹。
    
    有种恬静的感觉,但是却不孤寂。
    
    几个人一路朝着知青罐头走去,路上的时候,还能够听见有的家门口传来喊孩子回来吃饭的声音,什么狗蛋啊、什么毛蛋啊,二狗子啊,狗剩啊,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是随处可见的。
    
    对于建华村的村民来说,虽然说现在生活已经富裕起来了,但是依旧保持着当年农村的生活习惯,起一个贱名,好养活。M..
    
    这就是农村人朴素的观念。
    
    姜小白和黄先生等人一路走到了知青罐头厂,进了食堂的包间以后,倒上酒,几个人边喝边聊了起来,其实最要是姜小白和李小六在聊,黄先生等人在听着。
    
    谭岩岩下午没走,这个时候也有幸上桌了,忙前忙后的伺候局,同时听着建华村的历史,或者说是华青控股集团的历史,毕竟在建华村出现华青控股集团之前,往前数两百年的历史,也是乏善可陈的。
    
    可能在清朝的时候,村里有一个小地主,这就是历史了,但是这历史没什么可聊的,对于建华村的历史,除了穷,他还是穷。
    
    可是有了华青控股集团以后,建华村的日子就一天好过一天,到现在不管说建华村生活的人,所有人都丰衣足食吧,但是最起码建华村的村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那是丰衣足食,老有所养,少有所依,人人都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
    
    钱多事少离家近……
    
    而这一次,就是从姜小白他们这一批知青来到建华村以后,开始变得好起来的。
    
    黄先生虽然了解一些华青控股集团的历史,但是却还是第一次这么从当事人嘴里了解那个年代,随着姜小白的话语,他们就像是跟着回到了那个年代一样。
    
    亲眼见证了巨大的变革,从一个光棍村,到现在的三晋省第一村。
    
    从原来都吃不饱饭,到现在桌上的鸡鸭鱼肉。
    
    也很难想象,一个横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青控股集团,竟然是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边,从建华村这么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边成长起来的。
    
    “姜董,我敬你一杯,你是个英雄。”黄先生端着酒杯满是崇拜的看着姜小白。
    
    姜小白笑着摆摆手:“我不是一个英雄,如果非要这样讲,那撑死了也就是一个草莽英雄而已,是时代的风云下,偶然取得了这么一点成绩而已。”
    
    姜小白是能够认清自己的,自己只不过是乘着时代的风云,一飞冲天而已,没有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这不是自己的功劳,自己的能力,只是起到了很小的一个作用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在知青小院里边,一群人晒着太阳,围成了一个圈在聊着。
    
    只不过这一幕,总是让黄先生等一群人感觉别扭的很。
    
    明明是在谈论着几十亿美金的生意,这是讨论四大行上市的工作,花朵银行要作为国际战略投资人参与到这样高端的、极具影响力的项目中去的。
    
    这样高端的会议,大家能够想到的就是高楼林立的金融中心的cbd大楼里边,落地窗,ppt,一群人西装革履,皮鞋都应该能够反光,在会议室里边高谈阔论,嘴里蹦出来的每个词都应该是专业的、高深的金融词汇,其他人就是听也听不懂。
    
    这才是相匹配呢。
    
    结果呢,一群人坐在西北部的大山里边的一个小村子里边的一家农村院子里,晒着太阳,坐着小马扎,抽着烟,就像是农村捞家常理短的事情一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几十亿的项目。
    
    这众人心里的别扭可想而知了,总是进入不了状态,黄先生有些时候尴尬的,都忍不住拿起旁边放在地上的茶杯,喝两口水。
    
    这是真正的接地气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