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宫中的传闻  穿越甄嬛传:黑化华妃又野又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皇帝大喜过望:“你要回去?”

    年世兰刚巧吃了口菜,便只“嗯”了一声。

    “回去也好,这里虽则清净,可到底也太远了些,我是不怕远,只怕你念着孩子,福沛年岁小,禁不起这来来回回的颠簸,不若回去得好。”

    皇帝笑意盈盈,“回去好、回去好。”

    宫外不比宫中,年世兰近来不叫那些婢女贴身伺候,日常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也不假叶澜依之手。

    自然这饭桌旁,也没了布菜之人。

    皇帝连着给年世兰夹了几筷子菜,还特意将她讨厌的配菜给剔除了。

    “你便是不想我,难道还能不想你那些首饰衣裳?”他巴巴儿道:“那晚是我脾气大了些,说了些气话,叫你什么也没收拾就出了宫,不过你放心,东西我都叫人按你原来的习惯,给你收着,前两日还命造办处制了一套头面,你瞧了定会喜欢。”

    她从前爱锦衣华服、金银珠宝,无非是与他更相配些,打扮得光彩夺目,为他争脸面。

    说到底,她的生活里,只有他。

    而今既要为自己而活,目光便不能只局限在这些身外之物上。

    年世兰瞧着皇帝欢欢喜喜、絮絮叨叨,给他夹了一块鱼肉,平静道:“我想在京中开个医馆。”

    不是回宫吗?

    怎么会是开医馆?

    皇帝一口气停住,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此刻愣住,反应半晌,“你说什么?”

    年世兰知道他听清楚了,直接解释道:“皇上居庙堂、治天下,安邦定国,妾身处市井、助方圆,不敢说悬壶济世,为皇上守一方百姓安宁出些力,还是可以的。”

    原是自己高兴早了,她说的是回京,不是回宫。

    皇帝觉得今日鱼肉里刺甚多,可剔了半天,也没剔出什么来,索性嚼了咽下,又觉索然无味。

    “宅子不是问题,太液池旁便有一处闲置的宅子,景色比这里好,离宫里也近。”

    是咯,从西华门出来,走几步便到了,马车都不必驾,可不是近?

    何况那还是皇家禁地,跟住在宫里也没什么区别了。

    “到时候我和福沛不仅见你方便,我也不必赶时间,可以多陪你会儿。”

    至于开医馆,皇帝没说,他毕竟是皇帝,再是爱她,也实在难以接受自己的女人在外抛头露面。

    饶是她说得冠冕堂皇,可他的天下,他要自己守,他的女人,只需要躲在自己身后享福即可。

    年世兰知道皇帝是故意对关键问题避而不答,笑道:“皇上是怕‘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么?”

    皇帝嘴硬:“和亲与悬壶济世,岂可同日而语?”

    “我便知道皇上乃是至圣明君,千古一帝,远见卓识自然不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比的。”年世兰不吝词藻夸赞道:“皇上不愿我开医馆,无非是怕臣妾辛苦。”

    皇帝得了台阶,立刻道:“你知道我的用意就好。”

    “其实我也不过是想打发时间罢了,皇上请好大夫、药徒,事事有他们忙去,我只在无聊之时,戴个围帽出去瞧瞧,当个现成的掌柜。”

    年世兰说罢便开始撒娇。

    皇帝败给她的美人计,想着比起待在这里,回城离皇宫便又近了一步。

    慢慢来,不着急。

    次日一早,马车便等在门口。

    “娘娘好不容易出宫,又要回去吗?”叶澜依觉得这是皇帝的缓兵之计,颇有些失落道:“皇上回回过来,娘娘也不曾拒绝,若真舍不得,干脆直接回宫,没必要去什么太液池。”

    不拒绝是因为没必要惹怒一个帝王。

    “皇宫里的年世兰已经死了,我如何能回得去?”

    年世兰瞧着小院越来越远,将帘子放下,“我又不是甄嬛,出来便没有回去的道理。”

    她说的是甄嬛从甘露寺回宫。

    叶澜依并不能理解年世兰为何忽然说起甄嬛,但得了这句话,她大抵心中有数。

    马车停下,年世兰下马,叶澜依抬头望见匾额,念道:“翠微深处?这名字倒是奇怪。”

    「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

    年世兰没说话。

    晚些时候,霍青云来传,说铺面已经盘下了,大夫、药徒也去寻了,铺子里的东西正在置办,她若想,随时可以去瞧瞧。

    这就是皇帝的速度。

    年世兰当天只说累了,未曾出门,之后也只是在园子里逛着,听着外头来人回报医馆进度,隔了两日,才戴了围帽出去。

    除了马夫,身边只跟着颂芝、叶澜依和霍青云。

    医馆是临街好铺子,恰好在路口,能开两道门,倒是可以将看病的和抓药的分开。

    掌柜的细细同年世兰说这铺子的优点,年世兰颇为满意,只是铺子里忙着,主仆三人前后统共去了三回,就将医馆的药柜打翻了三次。

    “……大抵是回回去了添乱,之后娘娘便也不去了。”33小说网

    自年世兰搬到太液池这边,皇帝忙于政务,还没空去瞧她,苏培盛将外头的事情,转述给皇帝。

    皇帝听得欢喜,“索性是没伤到,翻了便翻了吧,只要她高兴。”

    “娘娘似乎很喜欢新宅子,日日带着两个丫鬟到处逛,还指挥小厮,要在西南边修个药圃,在东南边种棵桃树,说是等结了桃,可以同皇上一起酿果酒,等冬日里一起喝,还念了一首诗,叫、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