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一的辽东,在他们治下会变成一片不毛之地。”
“难以置信,这些蛮夷居然会入主中原。”沈有容愣在了原地。
这时,李苹开口道:
“今后史书之上,只会记载沈有容率领福建水师,抗击倭寇,打败荷兰人,替华夏护住了台湾。”
这时,第四个刹那结束了。
从开始到结束,两人之间的攻防只持续了一个呼吸,恍如电闪雷鸣。
李苹轻轻合上了沈有容的双眼,她捡起了老将军的绣春刀,仔细擦拭干净,收进了刀鞘之中。
而后她半跪在地上,胸口剧烈的起伏,喘息不定。
刚才的动作,几乎瞬间抽干了她的心神,面对这名有些几十年战场厮杀经验的老兵,她只能出其不意,以舍弃性命的手段进攻,才能让习惯了正面交锋的老将军一时感到无措。
倘若陷入僵持之中,她很难有把握,仅仅凭借刺客庭的五人小队,就能够合力击杀一名沙场老将。
刺客庭是暗卫之中的暗卫,他们决不能因这种事情而白白遭到损失。
而被困成飞猪的宋子文,他此刻已经被彻底吓傻了,裆下传来一阵恶臭。李苹瞥了他一眼,又看向不远处地上的尚方宝剑。
如今任务已经完成,她的神情却没有任何欣喜,心中也没有任何满足,反而充满了内疚,自责与后悔。
大明朝廷里,一个五品的御史,凭着一把破剑就能逼着一名二品老将干出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还有那些叔伯阿姨。这些第一批进入朝鲜,甚至深入日本的锦衣卫们,他们从朝鲜回到了辽东后,只是因为几个太监在皇帝耳边说了几句闲话,就被弃置在了一边,直到城市沦陷之后才被慌忙唤醒,并转而要去执行自杀式的替身任务。
这一切悲剧的源头,一直都在北京,那个曾经让她无比向往,如今又无比憎恨的地方。
她抬起头,望向了西面,在渤海的那一边,好似翻涌着无穷的恶意,以及恶心的腐化,这些东西如同变成了阴云。
亦或是,天下早已经阴云密布,而脚下的复州卫才是晴天。
李苹意识到,自己和身边的同袍以及整个复州卫的军民一样,第一次见到晴天,便再也不想生活在阴云之下了。
“夜枭,此人如何处置?”
房日兔,一名资深的刺客庭成员,曾经军情司长佟娜的助理,现任李苹的搭档走到了栏杆前。
炸成两端的平江号,在下沉了半个船身后,竟鬼使神差般再一次保持了平衡。
李苹看着海面上拼命挣扎着的水兵,和一艘又一艘被点燃的沙船,眼神愈发变得冷峻。
“断去手指,灌半瓶哑药,之后交给农渔会的人。我们立刻上岸,还有新的任务。”
海面上的熊熊烈火,再一次影响到了整片战场,努尔哈赤面色铁青,他瞪了一眼范文程。
正是这个人的主意,才让官军的水师变成了这个样子。原本只要福建水师停止炮击,两黄旗也能冲破面前的防线,而此时此刻,大军是士气在一度高涨之后,又再次沉寂了下来。
这种过山车般的士气起伏,是努尔哈赤不愿意看到的。
他宁愿手下的士兵全程正常发挥,也不愿意上一刻迸发出高昂战力,却在下一刻士气低落,稳定的军心,才是战争的必要之物。
而两黄旗的对面,民团总队的防线上,赵福正在凶狠地指挥手下作战。
他已经习惯用面积去估算敌军数量了,面前这一波次的八牙喇骑兵,足有三千之众。而他的民团总队,满编五千五百人,而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其中虽然有一百五十多人的教导营,但这些精锐力量此时也变得有心无力。
这样的实力对比,赵福觉得有些讽刺,这场拦截作战,或许会在今后编入社学教材,成为历史上众多伟大战役的一部分。
但此时此刻,赵福也悲观的认为,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扑面而来的牺牲,自己和手下的所有人,都没有机会作为幸存者,在战后活着接受荣誉了。
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不能和戚少保,吴军门那样的英雄相提并论,自己曾经所在的戚家军,即便是遇到这种血战,伤亡率顶多也只有三成。
而如今,他却要带着自己一手拉起的民团总队,一战尽墨了。
想到这里,赵福便觉得有些难过,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他的袍泽,若是戚少保在此,或许能让更多人活下来吧?
这时,他眼前好像看到了一个散发着金光的背影。
那人拉弓搭箭,向着前方连射三矢,三名倭寇头领,应声而倒。
那真是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名场面——三箭退敌。
当时的场景,比现在还要糟糕,败退的官军,正在被倭寇追杀,戚继光登上一块岩石,连发三箭,命中三名倭寇首领,扭转了战局。
而后,那个金色的身影转过身,把手中的硬弓,举到了赵福面前。
“老帅。。。”
赵福嘴里呢喃着,下意识伸出了双手,待到他回过神来,却发现身边多了一幅硬弓,和三支怪异的羽箭。
每一根箭簇之上,都绑了三颗火雷。样子怪异,就好像通下水道的筛子。
这时,林准的身音,在他耳边响起。
“我刚才找到了一些火雷,便临时做了些火雷箭。”
赵福看着林准,这个年轻人的目光中,此时褪去了青涩,浮上了一层坚毅。
赵福拿起硬弓,同时拿起三支火雷箭,向林准点了点头:
“坚守阵线。”
“了然!”
年轻的锦衣暗卫,如同一个士兵那样,把身份牌含在了嘴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