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 死战(三)  1621:重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名高大的军士踩着泥泞地面的急促脚步声,快步跑到了长生面前。

    等到军士跑近了,长生和长福两兄弟才看清了对方了脸,他们猛地从地上弹起,身体站的笔直,认真地行了一个军礼。

    “教。。。教头?”

    来者正是民团督导吴权,他也是训练长生两兄弟的教官,他的帽盔上陆陆续续滴落着水珠,落在他厚重的肩甲上,发出滴滴的响声。

    这里是防线后阵,许多人都是农会动员来的庄稼汉,按照训练条例,他们只能算作辅兵。

    但其中也不乏有几个零星参加过整编集训的人,长生和长福两兄弟便是其中之二。

    吴权便之前在各个村庄流动训练民团的教头,

    那个沙哑的嗓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第十二期训练班方阵长枪手张长生,预备兵,随我去前头补员。”

    长生抿了抿嘴,刚想跨步上前,却见长福先他一步往前了一步,大声问道:

    “教头,那俺呢?俺也是十二期的。”

    吴权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心想决不能让兄弟两人都进入一个方阵里。

    本身把两个血亲兄弟编到一个建制里就已经是军令司的失误了,不能让这个失误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便低声道:

    “你既然参加过集训,那应该知道条例。。”

    而后他拍了拍一旁长生的肩膀,帮这个身高接近八尺的辽东汉子整了整衣领。

    “把没用的撂下,跟我走。”

    “长生!好好打,别给张家沟丢脸。”

    两人回头看去,说话的正是张家沟农会副会长张伍田,他年近五旬,胡子却已经花白,此次却是志愿前来参加的民团总队。

    原本还在谈论着农事的农会青壮们虽然依旧簇拥在零星的篝火前,但每个人的神情都严肃了起来。

    半晌后,才有人开口问道:“教头,前面到底怎么样了?”

    “各人守好本阵,不要多想。”吴权严声说道。

    。。。。

    一刻钟后,吴权带着长生,越过了一条条的防御胸墙,不断地有和长生一样的士兵被从各个旗队里征召出来,他们清一色的都是参加过民团整训的预备兵,有长生这样的方阵长矛手,也有刀盾兵,投矛手。

    随着愈发靠近前线,长生觉得周围的人数已经由一个小旗队,逐渐变成了一个总旗。他曾经听人说过,每次大战之时,都会征召由精锐军士组成的敢死队。

    在攻城战时,叫先登营,在防御战时便叫死士。而在清河战场,这个编制大概率叫做方阵长矛手。

    “前面就是最后一堵墙了,跟上。“吴权回过头,向身后的部下招了招手。

    众人列着整齐的双纵队加快了脚步,随着教头一声拉长的口令,脚步立刻停了下来。

    吴权快步跑到了前方,在一个中年汉子面前立正行礼。

    “总长,人到了,参加过器械整训的民兵,总共二百六十一人。”

    赵福倚靠在最前方的胸墙前,拿着千里镜看着前方,他‘嗯’了一声,而后说:

    “好,那就开始吧。”

    “是!”

    急促的哨声忽然吹响,周围忽然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而后,胸墙之后出现了排排穿着正规军墨色制服的军士。

    长生心里被吓了一跳,他之前都没有发现他们。这些人,难道就是总长的工作组?

    赵福收起了千里镜,转身按着腰间的长刀,看向面前排列整齐地黑衣军士,良久,他郑重地开口道:

    “军令司特批,暂时恢复教导营编制。”

    长生和周围几十个长枪手站在一边,他看到教头吴权也站在黑衣方阵里面。

    一直有传言,在农会成立之前,陈大人手下有一批骁勇善战的锐士,他们几次以少胜多,重创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建奴正红旗。

    但自从农会成立之后,他们就神秘消失了。

    “难道突然出现的农村工作组,就是。。。”长生看向教头吴权的目光变得炙热了起来。

    “獬豸的任务,是坚守此地至明日午时,现在是寅时,军令司预计建奴将在卯辰进攻,我们还有一个时辰的准备时间。”

    民团总长赵福恍如变了一个人,站在他身旁的民团政委赵小林同样如此,他按着一把细长剑肃然而立,竟显得有些优雅。

    “此战事关重大,必须竭力杀伤正黄旗有生力量,民团会列出长矛方阵配合你们,如能做到以一换五,方能不负我教导营之名。”

    这时,那个沙哑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为何要等建奴来攻?我们何不先发制人?”

    长生听得分明,说话之人正是教头吴权。

    “不要拿羊倌堡下那些软脚虾来参照!”赵福严声说道。

    对话没有下文,半晌后,重新集结的教导营解散了队列。长生在几个黑衣军士的带领下,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和盔甲:一杆足有两丈三尺,长的离谱的铁矛。

    这和农闲时候训练的木枪不一样,漆黑发亮的铁木枪身的顶端,是一支锋芒毕露的三棱枪头。

    紧接着,他又领到了一副沉重的铸铁板甲。

    不同于别的士兵们身上的不面甲胄,他手上领到的甲胄接近五十斤,没有一丝布面。

    长枪手们互相帮衬着给自己穿好了甲胄,有人笑了起来。

    “这下真成铁王八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