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奔腾的景象,都是心绪复杂。
当初,面对这股能够摧毁一切的力量,他们更多是无奈和畏缩,可到了今日,形势却已截然不同。
东兴岭和西兴岭的阻隔,让北国铁骑只有藏龙谷一条路可走,如今他们想要退回北国,也必然要经过此地。
所以,这是一场最终的决战。
“咚咚咚!”
六七十万铁骑,在战鼓的号召之下聚集,怯薛军坐镇后方,长生汗亲临战阵,而大元帅耶律光则统帅铁车军居于中央,两侧则是身披寒甲的铁鹞军和浮屠军,其外是十几万黄金铁骑,前方还有十几万银甲铁骑,最外围则是呈圆形散开的数十万普通骑兵,并无甲胄护体,也没有固定阵型,纯粹以灵活取胜。
这一次,李靖元没有选择死守城池,而是将大半军力派出了城。
坐北朝南,九路大军形成阵势,李靖元下了城楼,亲自率领平狄军坐镇中央,而临笑则跟在一旁,看着军阵变化。
“杀!”
接近百米之后,外围的铁骑开始零零散散地对军阵发起了冲锋。
行军作战,讲究以正合,以奇胜。上古之时,帝君的大臣风侯自创握奇经,设下八阵,如今中天所布的,正是参照上古兵法与八卦图设下的八阵。
北国擅骑射,百步之外,已是于马背上拉弓射箭,然而射程却比不上中天强弩,如今中天四十多万大军布下握奇八阵,零散铁骑靠近顿时便被强弩所伤,死伤惨重,甚至不能对阵势产生影响。
耶律光见此,冷哼一声,挥了挥手,便有数万银甲铁骑汇成一股洪流,朝着大阵杀来。
镇北郡城之外,中天军阵坐北朝南,最前方的便是由北沧郡统领的鸟翔阵,所谓侵略如火,鸟翔阵按八卦方位分,正是离火之位,配备的也是最锋锐的长矛。
往年双方都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即便布阵,也是以百千人为单位的大阵,如今到了临笑手中,却将八阵的分配深入到了每一名士卒身上,九人一阵,职责各有不同,所用兵器也不尽相同,彼此配合,而中央一人便是阵法的‘奇’,也是小队长,负责指挥调度,随机应变,同时也需要懂得旗法,注意着和其它小方阵的配合。
“冲啊!”
“杀!杀!杀!”
数万银甲铁骑冲入军阵之中,从鸟翔阵的两侧散开,临笑当即让人在城墙上挥舞起旗帜,以旗法指挥八阵。
风侯所创的八阵不是死的,结合八卦之后,更是变动不居,周流不虚。后方的蛇蟠阵可以变为鸟翔阵,鸟翔阵也可以变为蛇蟠阵,天可以变为地,地可以变为天,云可以化为风,风可以化为云,时而飞龙,时而虎翼,看似散乱无常,只要其九人一队的基本单元不乱,阵法就不会乱。
当然,推演阵法和实战毕竟是两回事,推演阵法时,是没有伤亡的,可如今正面交锋,阵法再巧妙,也不能完全避免死伤。当九人小队中一人重伤或者死亡后,剩下的一人补上,尚且还能维持阵法,若是接连阵亡两人,这个小队就开始乱了。
这时候便需要后撤,战场上的伤亡率倘若达到了两成,除非意志相当坚定之人,多多少少会有退却之心,而一旦心生胆怯,接下来往往便是溃败。李靖元和临笑在事前便已商议过,九人之中一旦伤亡达两人以上,便需要立即撤退,由后方军阵和奇兵补上。握奇八阵结合八卦之后,变化无穷,换阵灵活,足以做到退而不败,始终遏制住敌军的攻势。
数万银甲铁骑冲入阵中后,很快便遇见了这种情况。北沧军摆出的鸟翔阵在最前方,伤亡也最大,就在其士卒开始后退之时,西南方的南府军和东南方的天北军迅速迎上,天北军摆风扬阵,南府军摆地载阵,一个进退灵活,一个善于御守,很快便拖住了骑兵的冲势,令其陷入战阵之中不得脱身。
鞠孝昀统帅南府军,本就是以守成为重,地势厚重,摆的是四方形军阵,阵势紧密,银甲铁骑根本冲不进去,还不时受到长矛的突刺,一时间伤亡惨重,想要转身撤退,却发现八阵变化无穷,后方的虎翼、蛇蟠、天覆、云垂等阵也迅速跟上,不知不觉间已是将他们包围在了其中!
耶律光见此,神色凝重,驾驭战车上前,整个军阵缓缓靠拢,数十万银甲铁骑和黄金铁骑渐渐包围了中天军阵,以数量优势展开冲杀。
弩箭的弓矢开始交织往来,在这一方面,中天仍是占据了优势,射程和杀伤力都要胜过北国短弓,而骑射的灵活性却难以发挥。
临笑看着百万大军彼此靠拢,神色也紧张了起来。
这一战,双方都已经堵上了一切。
“杀!”东山军中,华询振臂一呼,士卒皆是奋力呐喊,士气相当高昂。
比起其它几路军马,东山军毕竟打过胜仗,对北国铁骑的畏惧也最轻,此时军中布成龙飞阵,紧随阵势变化,杀向袭来的北国铁骑。
防守方容易布阵,而进攻方却需要竭力破阵,所谓阵法本质上便是通过合理调配尽可能地发挥士卒的战斗力,有强处,自然也有弱点。
耶律光是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北国士卒亦长于进攻,少有防御之时,对阵法的布置往往不屑一顾,却很擅长破阵,随着一声令下,数路黄金铁骑便从两侧迂回,很快针对北宁军云垂阵方向猛攻。
北宁军阵势立变,左右相应,铁骑冲入阵中,顿时无法自拔。
八阵加上李靖元坐镇的中央一阵,组成了九宫格,看似前后之间强弱不同,各有弱点,实则是以变化吸引敌军,当中根本没有破绽。
北国骑兵对战中天步兵,最大的优势便是冲刺,一旦陷入缠斗,麾下战马非但不能有益于作战,反而更容易成为受击的目标,为了追求机动性,骑兵身上的甲胄也往往不如步兵,所以在进攻时,会不断的来回冲杀,避免陷入缠斗。
八阵中间预留的通道,便是为了给骑兵一个冲杀的机会,但八阵之间配合紧密,看似有空隙,实则浑然一体,面对数十万铁骑的冲杀,这些空隙反倒成了缓解铁骑压力的“泄洪口”,哪怕骑兵明知阵中凶险,可是在战马的冲杀之下,也会不由自主地陷入阵中,朝着这些预留好的通道冲去,否则,他们便只有放弃战马,去攻击由盾牌和长矛组成的军阵。
然而,马的体力是有极限的,在北国数十万铁骑的冲杀下,八阵很快收缩成一个个或圆或方的军阵,也就是最初始的天覆、地载两阵。变化越少,破绽也越少,此时的中天军阵就像是一只只缩成球形的刺猬,而在军阵中的铁骑由于来回奔跑,却是速度越来越慢。
但是他们不得不跑,八阵一旦收缩,他们就无路可走,而阵法之间的这些通道,何时开启何时关闭,全凭统帅的指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