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大营中替换正白旗的汉军,名义上同样隶属于正白旗。
是皇太极构想中,将来扩编汉八旗的其中一部,在他的构想下,将来如果一切顺利,这支部队将作为汉军正白旗的主力。
‘靠山王’。
是努尔哈赤册给毛文龙的封号。
只因他向后金透露了一系列对岸神秘明军的情况,以及复州之战的细节。
皇太极大喜过望,充分展现了他礼贤下士,千金买马骨的作风,替毛文龙谋到了一个超规格的爵位。
正白旗大营内,在午后一个时辰之后便再一次吹响了号角。
战鼓和扬旗催动之下,汉军们在毛文里的指挥下,同样以小旗为单位,在清河浮桥处列开了攻击战线。
一名骑手在军阵前策马来回奔跑了两圈,向所有人告知了胜利之后的赏赐:
【抬旗,每人赏银百两,复州县城正白旗汉军率先进入,三日不封刀。】
万余人的汉军旗军阵逐渐骚动了起来,最后变为了声声怒吼。
在后金,抬为旗人便象征着做人上人,代表着更多的赏赐,土地与奴隶。
投靠而来的汉军们大多是欠饷的明军或是无地的军户,他们很看重抬旗的机会,这能让他们取得和女真人理论上相同的地位。
在汉军旗对岸,负责防守的是黑旗军三个步兵千户所。
他们正对着清河对岸后金连营,也正是他们在几天前的作战中击退了后金的试探性进攻。
三个千户组成了呈内凹的圆弧战线,占据了清河上为数不多的一片低洼浮桥地带。
每个步兵千户所下属三个步兵总旗,一个火炮总旗,一个直属通信小旗和一个精锐侦查营。
在发觉对岸正白旗开始集结列阵时,三个千户所便拉响了一级警报。
一刻钟后,由毛文龙指挥的正白旗汉军便开始了渡河攻势。
努尔哈赤在望台上观察着正白旗汉军的布阵和行进,这同时也是对毛文龙的观察。
即便是有了皇太极的推荐,他还是不怎么相信这个‘靠山王’。
但很快努尔哈赤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却见毛文龙策马行进在汉军第一梯队,左右有序地指挥着部下过河。
他现在的部下除了几个亲信,其他人都是原本的正白旗汉军。
只要他想临阵逃脱,不等女真人动手,汉军旗的人就会先割了他的人头拿来邀功。
黑旗军没有在正白旗汉军过河时发起攻击,而是放任毛文龙从容指挥部下渡过浮桥。
正白旗汉军渡河后并不是直接面对黑旗军,而是要先越过一片覆盖了整个清河低洼地段的阻滞区域,宽度约有八百步。
区域内间隔三十步一个的水泥三角墩,这些东西数量不多,但体型颇大。
三角形间隔排列之下,很难让对方的骑兵或者步兵组成完整的阵型。
而三角桩之间,则是密密麻麻地尖刺拒马作为填充。
木质的尖刺拒马间还有数不胜数的陷马坑和陷阱,捕兽夹。
这些小东西对莽古尔泰的试探性进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毛文龙看到巨大的三角桩之间还有着上一场战斗留下的残骸,他惊恐地发现,这与其说是一场战斗,更不如说是一场屠杀。
莽古尔泰并非没有想过渡河之后快速往旁边绕过这些桩子拒马,但两侧的陷阱远远比中段要多,并且越往两侧走,黑旗军的覆盖炮火就越猛烈。
最终,整整两个女真牛录的尸体,支离破碎地散步在河岸边八百步宽的三角桩与拒马之间。
但试探性进攻并非完全没有取得成效,两个女真先锋牛录在全部阵亡的最后拼死向前突击了一波,用肉身触发了相当多的陷马坑和捕兽夹。
但是八百步宽的拒马后,则是一排他从未见过的木质胸墙。
好不容易突击到近千的女真甲兵们在胸墙前被埋伏在后的黑旗军士兵突然起身用刺刀挑杀一空,最后战场又恢复了平静。
这便是毛文龙在之前看到了景象,如今他成为了正式进攻的先锋。
这些胸墙从他的角度看上去很矮,约莫农村的篱笆差不多高,但骑在马上的毛文龙却看不到胸墙后面有什么东西,这让他隐隐有些毛骨悚然。
这说明胸墙之后定是一片深坑,士兵在越过前方的矮墙之后,将会不可避免地失去重心坠落。
但此刻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现在是大金正白旗靠山王,理论上地位比皇太极还要高一级。
“以小旗分组,戒备向前。”
毛文龙下达了命令。
随后正白旗的战鼓有节奏的响了起来。
军士们开始分散站位,列阵往面前两百步的胸墙走去。
他们同时也学起了鸳鸯阵的战法。
但由于兵种的单一,每个小旗只得组成由刀牌手在前,长枪手在中,弓箭手在后的队形向前。
而这期间,胸墙后依旧没有发动任何攻势。
战场恍如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行军表演。
不断地有后续的旗手,战鼓手渡过浮桥。
又过了一刻钟,整个正白旗汉军便都越过了清河。
毛文龙转头看了一眼身后。
河对岸。
镶白旗的杜度和正蓝旗的莽古尔泰已然完成了所部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