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11章买家的另一层身份  鉴宝大玩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可要求必须要修复的天衣无缝,最好给它喂上生坑料(做成刚出土的假象),用来普及知识……”

    黄财神模样憨厚,带着浓重的乡音认真的解释道:“别的都有了,就缺这件青花釉里红标本,所以俺就来咧。”

    这句话出口。

    “小范,这个场合你少说话吧,多听老师的。”

    旁边的马三儿呵斥了一声,表情看不出什么,顺手从桌上摸起烟盒抽出一根烟,侧身点燃抽了一口。

    余东升更是直接靠在椅背上审视范青阳好像带着质疑似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范青阳感觉就不对了。

    这个场合味道不对劲啊,怎么听这个话音儿,怎么感觉像是民国时候骗子合伙准备做局骗人的招数啊!

    在民国时期!

    有一种骗子专业做埋地雷坑人,很多收藏家都被坑的倾家荡产的。

    这种做局方法是,他们号称是专业的盗墓贼,专门吹嘘挖过什么古墓。

    然后提前把一大批假古董埋到土里,或者找个落魄的大户藏到地基下,然后上面放一两件真货,找人偷偷放出风去,说是挖到了一窑的高货(精品)要打包出售。

    因为价格会很低,所以会吸引一些大买家来看货。

    他们会当场开启,假模假式的拿出那两件真的让人验货。

    一旦这些买家检查是真货肯定掏出大价钱把一窑的假货买走,这样的话他们就会亏得倾家荡产。

    曾经范青阳还带人捣毁过好几个诈骗的窝点,亲眼见识过这个骗局。

    如果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

    因为当今社会,古玩消息都互通的,如果当地发现一件官窑器估计大家都清楚来路!

    所以他选择从外地不起眼的小县城买一件东西,就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就算是他们打听都打听不到来路。

    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诈骗手段。

    “现在别的问题都解决了,可是如何接底修复后能做到不漏痕迹,黄老师觉得还得请教你一下。”

    老魏当然也懂行,笑眯眯的说道:“你开价吧。”

    范青阳心中斟酌了一下,其实如果只是请他帮忙接底完全没什么问题,小事一桩。

    可是这牵扯到了骗人就不行了。

    这个黄财神的身份,他一眼就看破了,可以百分百确定,就是准备弄来坑人的!

    而且在座的这几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伙的,好像就老魏不知

    道。

    这次用清三代的官窑当诱饵,这个局得多大?

    这肯定是抓漏洞,涉嫌诈骗了。

    这是古玩行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矩导致的,那就是打眼自负。

    古玩行跟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就是没有三包,买到假货只能认倒霉,不能秋后算账。

    所以整个古玩行历来就是假货横行,不管是明清时期还是民国以及后来,各种大大小小的骗局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我其实也不太懂,就是看过一本书上这么写的,具体的我也没实践过,真不敢上手这么贵的瓷器,不好意思啊。”

    范青阳打定了主意,这趟浑水绝对不能趟,不仅是丧良心的事儿了,就怕事成之后这帮人对自己使坏。

    因为能坐在这桌上的,看来这个谷金泉马三儿肯定知道什么,甚至他们已经跟这伙人合谋的。

    这里面有事儿啊。

    “哎呀,你看把娃吓滴,他肯定想多了吧!”

    黄财神呲牙一笑,他也看出范青阳的顾虑,笑的很坦然:“哈哈哈,要额说,这是法治社会,我就是买来收藏捏,不犯法吧。”

    这老家伙眼睛毒,故意说了一句玩笑话。

    “就是,我跟黄老多年交情了,这活还是我给牵头的。”

    马三儿此时也插了一句嘴,笑了笑:“如果不是黄老说你能行,实际上真也用不找你。”

    “哎,老魏估计被骗了吧,一个小年轻,能干成什么事儿?”

    余东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意味深长:“看来,也是个蹭吃蹭喝的主。”

    整个气氛有些凝重了。

    老魏有些尴尬,赶紧打圆场:“哎呀,这说哪儿去了,就是一个修复工艺而已,黄老德高望重的,小范是不是想多了啊?”

    “想多了什么?”

    范青阳装作不懂好奇问道:“不就是修个瓶子吗,还要想什么?”

    “刚才瞎聊呢。”

    老魏看到范青阳真的好像不懂笑了笑:“说的就是修复瓶子,按照你说的技术来搞,你帮帮忙?”

    “老魏大哥,我是真不懂,我是从一本古籍善本书上看到的,我是真不会!”

    范青阳打定了主意,绝对不沾这事儿。

    “你一个被陶瓷厂开除的还会看书?”

    马三儿说话有些刻薄了,用力伸臂晃着手表叼着烟笑了一声:“你要有你爸爸一半的本事也不至于被开除了吧?”

    “哎,这是什么话,小范能力还是很强的!”

    黄财神故意打断马三儿的话说道:“他的本事我听说不小啊。”

    “那本书叫《清瓷金缮》,是民国瓷器修复大家沈吉英留下的笔记,出版于民国二十七年很冷门,不信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