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暴雨刚刚停歇的一个时辰前,淡灰色,像船帆一样的云,静静地飘荡在清河泥泞的战场之上。
温暖的光透过云层洒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
视线往下,排成两列的游骑兵,在泥泞的草地上,组成了一条细细的墨线,阳光在他们靠在肩膀上的骑枪上闪耀着。
各个旗队间隔了一段距离,马蹄踏着水潭,就好像一艘艘独立的小舟在草地上向前划行。
他们在暴雨中渡过清河上游的浮桥,在狂风中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后金中军侧后方的农会避难点,从远处看,这里是一片沼泽,只有当地人才知道,沼泽之中其实有一段能够过马的支路。
短暂的补给之后,游骑兵便在向导的指引下出发,朝着努尔哈赤的大营走去。
赶路的这段时间,是难得放松的间隙,不会有建奴的哨探,只有一望无际的泥泞沼泽与一模一样的小水潭。
此时的东北地区,除了有广袤的黑土地外,同样也有大片的沼泽地。
龙夏嚼着薄荷叶,卢象升在马上看着一本书,葛正和金张安两人并排用勺子挖着大肉罐头。
第三旗队的大部分人都在放松着自己,只有在队伍后排的丁茂,红着脸轻声哼了一首陌生的曲子,他旁边的熊梦之则似乎在憋笑。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他的作战搭档熊梦之觉得曲调很新奇,便问道:
“这是什么词牌的小曲呀?真特别。”
这时,周围传来了阵阵幸灾乐祸的口哨声,自从熊梦之加入队伍,第三骑队的氛围明显活络了很多,而这样的氛围也确实提高了除了丁茂之外所有人的士气。
“俺不懂什么词牌名,这是陈总长刚才教我的。”
丁茂腼腆地回答着,目光看向前方,在几个旗队间隔的地方,陈楚正和他的护卫们走在第一排。
“真是有趣的人,也不知道这种调调会填什么词呢?”
“陈总长说,我们要去救的民团总队里面的政委,他知道这首歌的填词。”
“哦——”熊梦之故意拉长了语调,前一个话题,只是她用来转移注意力的工具而已,她再一次低下了头,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情。
··
··
游骑兵在清河的右岸的临时补给点,也是复州卫的东北边界二十几个村落之一丁家湾,正是丁茂的老家。
在短暂的休整时间里,第三旗队在丁家湾村口选了一块空地驻扎。
龙夏命令熊梦之两人去为旗队借一口煮饭锅,那时候熊梦之还不知道这里是丁茂的老家,自己又拉不下脸开口,便自顾自拉着自己的搭档,走进了丁家湾。
这里是复州卫新政中,“乡村振兴”规划的一部分,虽然低处州界边陲,但依旧成立了完整的农会。
以灰泥和方砖为建材搭建的一幢幢农家院子,取代了原本简陋的草屋和泥墙。
为了快速建造,来自长生岛的基建工坊采用了“标准化”的建筑思路,大部分的瓦片,门窗,家具都是直接在工坊内批量打造之后,再由骡车运来组装的。
一男一女,两个带着铁尖盔的黑旗军大头兵,就这样在四通八达的乡村土路上,像无头苍蝇一样绕了一刻钟,四周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农家院落,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院墙上的标语和图画了。
“居然都要用上路牌了,那么大的村子,这得造多久啊。”
熊梦之站在一块路牌前,闻着上面残留的油漆味,捂着鼻子问道。
“三个月吧。”丁茂一边说边四处张望着。
每一户农家院门上,都贴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各自的户籍编号。
他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只记得最近一次的信件上,写着自家的地址是丁家湾新政路二十七号。
刚才的路牌上确实写着新政路,可四周的院门编号的数字,却还在八十几号。
“三个月?你莫不是在逗我?”熊梦之惊讶地说道,他老爹在当辽东经略时,动用几万民夫筑一座小堡垒都不止三个月。
“呜。。。也可能是两个月吧。”
丁茂嘴里答应着,眼睛不停地数着门派号码,随着他们的深入,现在已经来到了三十六号门,他记得,那是他四叔家,只不过门里面空空荡荡的,大概是已经提前避难去了。
“我。。我不信,哪有这么快的。”
“那时候整个复州卫到处都是工地,听说是基建司的人鼓捣出了一种能够就地取材的水泥,总之我也不太明白。”
丁茂回答的越来越敷衍,正当熊梦之要发火时,他们来到了新政路二十七号。
“到了。”
“什么到了?”
“借锅的地方,俺爹是村里给人打铁锅的匠人,家里应该会有不少锅具。”
“是么。。这倒方便了,等等,你刚才说什么?”熊梦之突然涨红了脸:“这里是你家?”
丁茂疑惑地看了她一眼,随意“啊”了一声,“是啊,你猜猜这里为啥叫丁家湾?”
“为啥?”
熊梦之傻了片刻,随后立即明白了过来:“真是你家啊!”
丁茂用小指头挖了挖鼻屎,说道:“不然呢?这有啥激动的?”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不就是。。。”
熊梦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她脑海里立刻涌上了一连串幻想的场景,最后脸颊一阵绯红,刚想抬头,却发现面前空空如也,丁茂已经推开了院门,走进去了。
“进来帮忙。”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