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鼎羽嘴角上翘,露出那副标志性的坏笑
“打个赌吧!我大概知道沈薇父母的身世来历,打死你都想不到。”
“给你10次机会,你要是能猜出是哪儿的,剩下的活我全包了。”
胖子扔掉手机,刺棱一下坐起来,光棍的说道“我还不知道你?”
“不猜了!”
“肯定是个大坑,说不好还是天坑。”
“你直接告诉我吧!剩下的活我全包了。”
沈薇也是满脸的好奇,怎么听了首摇篮曲,鼎羽就能确定自己的出身呢?
不知道胖子这次为什么反应这么快,让鼎羽有点坐腊。
只能无奈的说道
“沈薇祖上很有可能是河北张家口蔚县人。”
“卧槽!”
“卧槽的!”
“你丫忽悠我呢吧!”
“八竿子打不着,怎么扯到一起的?”胖子惊呼道。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鼎羽学着沈薇的语调用方言哼了一遍那首摇篮曲。
虽然离开张家口老家很久,早已是满口京片子,但胖子还是能听得懂鼎羽哼的是什么。
“数九歌?”
鼎羽看了一眼不明所以的沈薇,给她解释道
“你在襁褓里的时候经常听到这首儿歌是数九歌。”
“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这个版本的数九歌在北方比较流行,最重要是那带着点方言的口音,基本可以确定是张家口蔚县的。”
“胖子知道,蔚县方言在张家口所有区县当中也算是比较独特的,很好辨认。”
“换句话说,沈薇的父母爷爷奶奶辈八成有个会讲蔚县方言的人。”
“乡音,不管到了世界什么地方,真正的乡音是最难改变的,尤其是老辈人的口音。”
“在法国这种语言环境中,讲儿歌还能带着口音,一定是你家长辈。”
“当然也不排除沈薇家里大富大贵,请了个蔚县来法国打工的保姆带孩子。”
“不论怎样都能肯定,沈薇的父辈往上一定是华人出身。”
沈薇对于鼎羽的判断很是信任,开口问道“还有吗?”
“你被收养的时候一定不超过半岁。”
“半岁?六个月?”
“对,六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逐渐能看清周围的东西,而且有动态视觉。”
“你的记忆中,看不清只能听到,说明当时的你不会超过六个月大。”
“那个青铜葫芦从你六个月大就拿在手里把玩,有很大概率说明这东西是你家传的物件。”
“‘沈微’才是你的真正中文名字。”
鼎羽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综合上述条件,就能做出以下判断。”
“出身于华人家庭,从你的外貌判断,最多只有八分之一的白种人血统。”
“你的父辈爷爷辈,都是华人。”
“当时应该让蒋少爷给你测一下dna,也许就能知道你祖上包含哪些民族的血统了。”
“至于你家传青铜葫芦的来历,虽然没有明确的线索,但我有个很有意思的猜测。”
沈薇挑了挑眉毛“说来听听。”
“当年尹福和宫宝田到法国盗宝,发现十二生肖铜首落在法国人手里的那七个,已经被拿破仑三世把眼球取了下来。”
“最后只在末代皇后欧仁妮手里取回了十二颗‘长生珠’,还遗失了两颗。”
“丢失两颗关乎大清国运的‘长生珠’肯定不能就这样算了。”
“有没有可能沈薇祖上是鼎侍卫派到法国继续寻找丢失两颗的‘志异堂’高手?”
“找到了丢失的两颗,未知原因没有送回去,而是将‘长生珠’做成青铜葫芦,在法国隐居了下来?”
“一代传一代,几代人下来,也许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了。”
“要知道,十九世纪末的法国发展确实比咱们发达的多。”
“看1900年巴黎的世博会就知道。”
“那时候已经有了电灯、电影、汽车、地铁,甚至还有特么的电动滑板车,咱们老佛爷还坐驴车出逃呢。”
“清末因为洋务需要,曾经兴起了好几十年的留学潮。”
“从1870年开始往外送留学生,1901年开始大力提倡青年学生留学,1905年又废除科举,后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被送到欧美。”
“正好是卡在老佛爷西逃之后,1900年至1908年鼎侍卫开始调查‘金属盒子’这八年期间。”
“志异堂的人会不会就是这个时间段被送到欧洲的?”
“我记得丁铛师公留下的名单上第二排有一个叫‘沈思源’也是名单上唯一一个姓‘沈’的,应该是鼎侍卫的后辈,按年纪推断正好是二十岁上下。”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