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天下官员几乎了如指掌:李巢、张昌宗、秦相如、崔行功,郭待封五人,同时和杨炯进入弘文馆……
李巢归附李义府,贬龙编主薄;张昌宗如今依旧是富平县令,多年难有升迁;秦相如多年前就已经辞官隐居。说道这里,蒋偕面无表情的说道:崔行功和郭待封倒是仕途顺利,崔行功出身博陵崔氏,娶了莒国公唐俭之女为妻,官也做到了吏部郎中,但他在去年就病逝了;郭待封是阳翟郡公郭孝恪之子,但他大非川之战后,减死除名。
蒋偕一个个数着当年的那些风云人物,贬官,辞官,不得升迁,病逝,战死,说起来,竟还是张昌宗运气最好。
是,另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杨炯已经准备参加明年制举,养光韬晦十余年,终于要展露锋芒了。蒋偕一句话揭破了神童杨炯这十几年真正的作为。
他在韬光养晦,磨平当年那个神童的棱角。
李绚知道,杨炯成功了,因为他后来成了初唐四大诗人之一,而不是初唐四大神童之一。
韬光养晦十六载,拭去尘衣放光芒。蒋偕如此评价杨炯,在场的诸人,哪怕包括普寂和吴筠都为之惊叹。
李绚默默低头,杨炯如今这一手的确功成了,但他也知道,杨炯未来在官途上发展不大,否则他就不
会成为了初唐四大诗人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大诗人,哪个不是人生坎坷。
对了,蒋兄,你刚才说,张昌宗,这位张昌宗是哪里人?李绚心里想起了什么,赶紧开口询问。
他所知道的张昌宗,是武后后来的面首,作为男人,被叫做姿容绝世,美若莲花。
李绚虽然知道和这里的张昌宗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人,但他还是忍不住相问。
你是在说六郎吗,张六郎出身定州义丰,是宰相张行成从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