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老师今天讲了很多。
他很激动。
他又讲课勉励同学的很多话。
之后的环节,王成没有参加,他陪着工作人员把老师送回家里后,陪老师聊了1会儿,然后就直接回单位了。
因为他很忙,忙的已经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事情了。
现在孩子也在上学年纪了,他每天下了班还得咿呀呀教孩子。
没上学之前,1切安好;1上学之后,就鸡飞狗跳了。
好在小孩子比较听话,这也算是欣慰。
这天,王成在翻阅1些材料时,突然看到1则某博士后写的论文。
写的非常好,王成看着看着就想把其批给有关领导看。
“现如今,乡镇基层的事情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基层治理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并推动着乡镇体制的转型。不同于以前的简约型体制,当前的乡镇体制正在变得日趋悬浮和高能耗,乡镇工作越来越脱离乡村社会的现实基础,同时伴随乡镇体制扩张而来的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
这段话是这篇论文开篇的第1段,1眼看过去,就让人有看下去的兴趣。
王成仔细分析了他的文章,感觉十分有深度。
这么些年,网上也出现了好几个博士生写的有关基层政治的论文,有些甚至全国的闻名。
尤其是之前提到的那本《中县干部》,更是基本上吃透了县城政治的内核。
王成觉得,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十分重要,便把其批给了郗哥看,郗哥之后也大呼写的好,然后就批给了中z部里面的1个领导。
两兄弟甚至因此还高兴了1个晚上,他们在家里彻夜长谈。
“老弟,我没有在基层待过,但那篇论文里面写的是真的吗?现在基层的领导干部结构真的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
王成笑着说:“给你举个例子吧,以前基层讲论资排辈,所以很多年轻人1到单位,便苦苦等着前辈挪位置;后来吧,各地又出台了1条规定——干部年轻化。所以,大力的提拔年轻干部,因此就造成了1些干部的断层。比如说80后。80后是比较吃亏的,他们刚进体制的时候,赶上论资排辈种盛行。等后面体制环境好了1些了,又赶上了干部年轻化潮流,当然也有很多80后干部现在也是中流砥柱。但总体来说是受点影响的。”
郗哥点点头,“你说的对,我现在就有1个感受,实在是身体吃不消了。大首长的意思是让我再干几年。毕竟到了这里就没有年限限制了,但我的身体是真的有点吃不消了!你也知道我1毕业就在海里上班,这里什么情况我们是1清2楚。海里的干部那真的是没日没夜没命的干;说句不恰当的话,你也当过中b的常务,中直单位每年辞职的人还少吗?外表看着光鲜亮丽,所谓的心中的憧憬幻想也只能维持1段时间,等新鲜劲过后,照样要面对1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所以我觉得这篇论文很有价值。我如今是不在省里任职了,我要在省里任职的话?我非要签发给所有干部学习。我们要注意:1方面,要大力提拔年轻干部,这没有错;第2方面,不能为了提拔而提拔。举个例子,我在大龙镇干过,我刚去的时候,我就没有任何经验,就得靠镇长章峰去处理这些事情。那个搭档年纪比我大这么多,但人家有经验啊。人家知道怎么跟老百姓打交道?这不事半功倍吗?所以我觉得这样搭配班子还挺不错的:1个稳1点,1个激进1点,这样就能平衡的了。”
“你这说很对,如果把班子全提拔成没有经验的干部,这显然是不行,所以下1步1定要结合起来使用:要把1些有经验的干部和欠缺工作经验的干部结合起来,以“前辈带晚辈,老带新”的方式去传承工作经验。”
“是啊,以前我还特别不服气,我觉得不就工作嘛?谁不会做?那个时候到了大龙镇就有深有体会!同样去做工作,没有经验,没有把握住群众的那个点,人家就不给你开门。但是章峰长期跟他们打交道,就有经验,3言两语就能把1些政策深入人心。”
“是啊,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注意的,估摸着也是下1步的工作重点吧。”
“我现在每天做着秘书的工作也很充实,但因为我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我更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体制内应该建立良好的提拔机制。既要提拔年轻干部,又要保护老同志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真正有经验的敢干事的老同志。”
两兄弟聊了很久。王成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