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戊辰中秋,于集英殿欢饮达旦,微醺,作词以念她。
张唐卿一写完这几个字,除了王曾和刘美外,其他人纷纷大笑起来。
不过,张唐卿又填上了几个字,成了:作词以念她,兼怀家父。
张唐卿虽然心里通透,但动作已经不受他的思维支配。
看到李八女端着酒站在旁边,张唐卿一把夺过来,举起酒杯,大声喊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说完这两句,喝干酒,在纸上飞速的写了起来。
只是这两句话,就把在场的所有人镇住了,尤其是看到张唐卿一身绿袍官府,单手举杯,正好脸盆大的月亮在杯口顶部,多么和谐的场景啊。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赵祯大声喊道:“好一个何似在人间。”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刘娥不满的瞪了赵祯一眼,赵祯赶紧闭上嘴巴,从御座上下来,站在了张唐卿的身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除了赵祯全家外,其他几个人的眼眶红了,张唐卿都知道怀念父亲,我等已经离家数年,家中老父老母可好?
众人还未回过神,张唐卿再次写下了一首《洞仙歌》。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下一首,还是《洞仙歌》。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益都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高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与原词
不同,有改动,适合当时的境况。)
第四首,《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别亲情、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第五首,《满江红》。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写完第五首后,张唐卿把毛笔一扔,大声说道:“罢了罢了,睡去睡去。”
张唐卿说完,摇摇欲坠。
赵祯和李八女一起扶助了张唐卿。
“李八女,带张唐卿去休息,小心伺候着。”
王曾忽然说道:“陛下,张唐卿乃是外臣,不可夜宿宫中。”
看来把张唐卿留在宫中的愿望要落空了。
“那就安排人把张唐卿送回去。”
众人目送张唐卿离开后,赵祯站在屏风前,欣赏了一遍这五首词。
“人人说张唐卿乃是大宋文豪,要我说,只第一首水调歌头,张唐卿就当得起大宋文豪中的魁首。”
“圣上所言不虚,以臣的水平,纵使一年时间,也做不出一首如此惊才艳艳的词,何况还是转瞬既成。”
刘美冷笑几声说道:“谁知道是不是他提前做好,准备用来取悦官家?”
赵祯皱着眉头说道:“舅舅,五天前,朕才通知张唐卿要进宫赏月,哪怕是一天想出一首,张唐卿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宋文魁。”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在赵祯亲封张唐卿大宋文魁这件事上,谁都没反对。
因为张唐卿担得起大宋文魁的称号。
刘娥说道:“王爱卿,你家小娘子,估计要姓张了,哈哈。”
王曾脸上冷的快滴出水来了。
如果是一般人,见到王曾这副冷面孔,肯定退避三舍,但张唐卿
的脸皮厚的很,到处宣传她家闺女是他的,致使闺女再也没法嫁给别人了。
“好了,明日,予亲自下旨做媒如何?”
王曾无奈道:“全凭娘娘做主。”
如果不是有其他事情发生,张唐卿就可以奉旨成亲了。
王曾刚说完,一声“哄……”的声音传来。
刘美问道:“打雷了?”
“胡说,秋天哪有雷声?”
“晏学士,秋天也有雷。”,赵允让刚说完,只见集英殿东方传来一阵火光。
“走水了,玉清昭应宫走水了。”
刘娥震惊,忙问:“哪里走水?”
“回娘娘,是玉清昭应宫被雷击走水。”
“速速召钦天监入宫。”
王曾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一是八月打雷,不正常,二是玉清昭应宫距离集贤殿约五里路,为何短短半盏茶时间,就有小黄门探查清楚是玉清昭应宫被雷击走水?三,一次简单的雷击起火,为何要召钦天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