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难受的不止有文人墨客,还有当今皇帝赵祯。
赵祯陪着刘娥看了一场没盐没味的烟花表演后,回了福宁殿。
“官家,御膳房熬了参汤,您用一点吧。”
“不喝,老李,去把屏风打开。”
入内内侍省都知,管勾皇城司公事,福宁宫总管李八女,忙命小黄门把屏风抬到福宁殿正中央,两根牛油巨烛照的屏风光明。
“李八女,你说张唐卿到底是不是文曲星下凡?为何他做的诗词这么深入人心呢?”
李八女笑着说道:“奴婢阉人一个,也没读过书,自然不如官家看的明白。”
“罢了罢了。对了,朕听说正月初八,张唐卿还要卖一方好砚台,还有一首绝佳好诗词,诗词到了吗?”
李八女笑着说道:“宫外已经传来了消息,内侍已经拿到了诗词,不过宫门落锁,诗词进不来。”
“到了?用吊篮,快去,用吊篮把诗词取回来。”
“遵旨。”
片刻功夫,李八女拿着一卷书信走了进来,双手递给了赵祯。
赵祯急忙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将进酒》。
看完了《将进酒》后,赵祯哈哈大笑起来,“要说天下最大胆的文人,莫过于张唐卿,竟然敢改诗仙李太白的诗词,不过,改得好,改的妙啊,为何朕就想不到可以这么改呢?”
赵祯欣赏了半天,越看越觉得喜欢。
“咦?不对,不对,虽然改得好,但并不算张唐卿写的,张唐卿写的呢?”
“奴婢不知,去益都县的小黄门在殿外候着。”
“喊进来。”
一看到小黄门进来,赵祯急忙问道:“张唐卿写的诗词呢?”
“陛下,奴婢没有探听到。”
赵祯眉头一皱,“为何?”
“诗词被临淄周家秘而不宣。”
“为何?”
小黄门把当天的事情,原封不动的讲完了。
赵祯有点焦躁不安。
这可如何是好?
陪伴了赵祯十年时间的李八女,熟知赵祯的秉性,要是看不到诗词,晚上肯定睡不好。
“官家,奴婢听说,临淄周家的瓷器作坊,乃是汝州防御
使赵大人的产业,说不准赵大人手里有呢。”
“狗奴才,不早说。”,赵祯随即对小黄门说道:“你再坐吊篮出去,去找朕的堂兄赵允让,问问张唐卿写的青松到底是什么。”
“遵旨”
小黄门出去后,赵祯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
“走,去城墙上等着。”
“官家,城墙上风大。”
赵祯没搭理李八女,径直向外走去。
李八女立刻跟上,“官家,坐暖轿过去吧。”
“聒噪。”
李八女忙拿上赵祯的披风,紧紧的跟在后面。
杨文广等禁军立刻紧紧的跟上。
穿过垂拱殿,还没到皇仪门,就接到了皇太后的召唤。
赵祯只能乖乖的转回去。
“娘娘,唤孩儿何事?”
刘娥站起来,帮着赵祯整理了一下凌乱的龙袍,笑着说道:“你啊,今年都十八岁了,还是这么不着调,我听说你为了一首诗词,要去城墙上等着?万一感染了风寒怎么办?”
赵祯扭过头瞪了李八女一眼,都是你这个碎碎嘴。
“你别怪别人,是我安排人去唤你,你没在,我才知道的。”
“娘娘唤孩儿何事?”
“你啊,还是长不大的孩子,春闱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关心一下?”
赵祯撒娇似的抱着刘娥的胳膊:“有我娘在,轮不着我操心。”
(科普:私下里拉家常的时候,不管是皇帝也好,皇后也罢,都是自称我或者吾,很少会自称朕。)
刘娥用手指头轻轻的点了点赵祯的脑袋,随手递给赵祯一封奏章,“你看看,这是知贡举宋绶递进来的折子,初步拟定了五百人名单。”
“娘娘做主即可。”,赵祯虽然这样说,但还是拿过来看了起来。
“会元王尧臣,孩儿倒是听过,有贤名在外。”
“第二名韩琦也不错,乃是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韩国华,我还有印象。”
“韩琦?我知道,沉默寡言,但诗词做的不错。”
随即,赵祯反应过来,之所以科举考试才完了一天,贡士名单就拿出来了,肯定又是以第一天的诗词歌赋当做
评判的标准。
赵祯知道,他现在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临淄周炳林?此人心术不端,不可取。”
“你知道周炳林?”
“知道。”,随即,赵祯把益都县荣宝斋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赵师民曾经是周炳林的先生?”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