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再也不会有人提及太宗皇帝一脉了(1/2)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样的人,这样的皇帝,天下官吏究竟是怎么看他的,为何依旧愿意为他效力?

    韩素记得父亲沉默了许久,终于说了四个字:“兄终弟及。”

    他父亲说,彭王和高宗皇帝终究是兄弟,甚至于朝中上下都知道,高宗皇帝之于彭王,虽然是君臣,是兄弟,但更像是父子。

    彭王即位之后,又以恢复高宗皇帝一朝盛世为己任。

    盛世传递,兄终弟及。

    也说得过去。

    而且彭王毕竟也是高祖皇帝的孙子。

    最重要的,是天下人对于太宗一脉,每一代都无休止的血腥厮杀真的厌烦了。

    彭王如果真的能恢复高宗盛世,并且皇位传承之间,没有血腥,那么便再也不会有人提及太宗皇帝一脉了。

    韩素看向外面的天空,心中说道:“或许皇帝即位,天下真的能有所改变也说不定。”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在贡院响起。

    ……

    “咚咚咚!”三日科考终于结束,韩素满是疲惫的从贡院中走了出来,然后站在对面的墙下,等着陈炯。

    就在这个时候,陆象先也从贡院走了出来,抬起头,他的目光正好落在站在对面墙下,神色虽然疲惫,但眼睛明亮的韩素。

    不知道为什么,陆象先对着韩素客气的点点头。

    韩素一愣,随即拱手回礼。

    两个日后亦敌亦友的人,完成了正式的第一次会面,然后各自而去。

    陈炯很快从贡院中走了出来,苦着脸走向了韩素。

    韩素暗叹一声,然后平静的说道:“走吧,回吧。”

    “嗯!”陈炯点点头,跟着韩素一起走出了皇宫。

    一直到回到丰安坊,陈炯才苦涩的开口道:“韩兄,你不问一下我考的怎么样吗?”

    “有什么好问的。”韩素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街道,平静的说道:“在今年之前,愚兄参加过四次科考,皆认为才能比他人强,但最后结果怎样,还不是落第,一次又一次的重来,也就是这一次陛下取仕人多才有一线希望,否则愚兄这一次就不来了。”

    “可是小弟是深感学识不足,便是再有机会,也考不上。”陈炯满脸苦涩。

    “自觉学识不足,就回去学。三年不行就五年,总有机会的。”韩素深深的看了陈炯一眼,说道:“就算是去给他人做幕僚,做西席,只要不放弃,那么依旧可以科考。”

    韩素对陈炯了解颇多,他的父亲是再普通不过的介休令,为人清廉,向来用心县务而不贪恋自身,能力不错,不过是因为朝中无人所以难以升迁,而陈炯因为家世原因,这一次科考之后,下一次再来长安就不知道是何时了。

    回家之后,他就得自己养活自己来。

    做人幕僚,为他人西席,自己积攒人脉,虽然路子更难,但只要不放弃,便总有一线机会的。

    “多谢韩兄开解了。”陈炯苦涩的笑笑,随即拱手道:“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会是小弟在长安最后的时间了。”

    “那便与为兄一起读书吧。”韩素摇摇头,说道:“不要去那平康坊乱花钱,还不如将手上的钱攒起来,为下次科举做准备,而且你我一起读书吧,为兄总不会害伱的。”

    “好好好!”陈炯突然间心情好了许多,刚走了两步,陈炯突然停步,满脸难以置信的看向韩素道:“韩兄,你不会是有把握中举,在为殿试做准备吧?”

    “有点心得吧。”韩素有些含蓄的笑笑,但随即就垮了下来:“若是如此都没有中举,那么为兄将比你更难受。”

    “哈哈……”

    ……

    转眼间,大半个月时间过去。

    三月初五,韩素和陈炯再次进宫。

    今日是科举放榜日,谁生谁死,谁中举谁落第,也就在今日了。

    “听说今次科举,不只是考场上,就是判卷时,也都有御史巡视,说不得你我真的有机会。”陈炯拉着韩素直接挤到了最前面。

    他现在已经不再想着自己了,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这位好友。

    如果韩素真的考中了进士,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希望吧。”韩素这个时候反而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几名礼部官员已经拿着红纸前来张贴榜单。

    突然,一片哗然声从身后传来。

    “陆公子,陆公子!”一片片恭敬的称呼声从后方传来,韩素忍不住的回头,就看到了一身白衣如雪的陆象先。

    “韩素,韩素。”陈炯狂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韩素猛然回头,就听陈炯抓住他的袖子,高声喊道:“韩兄,韩睿素,韩昌黎,你中举了,你中了,你中了。”

    韩素难以置信的狂喜,目光落在面前的红纸上,从上往下,第一个名字就是他韩素。

    随即,韩素的心里就不由得微微一沉。

    因为这张榜单并不是第一张,而是倒数第一张,韩素虽然在这一张上排名第一,却不过是第十一罢了。

    第二张有七人,第一张三人,他排在了第十一名。

    当然,如果以这个名次排序殿试,他甚至就连名字送到皇帝面前的资格都没有。

    ……

    夜色之下,李绚坐在御榻上,看着桌案上摆着的三张科举名单,平静的抬头道:“殿试之事,为防悠悠众口,故,朕决定,殿试糊名,从军中抽调五十书吏,为这四十九人糊名,之后由六名中书舍人,六名给事中誊抄,御史监察,最后诸相评定。”

    “臣请回避。”陆元方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