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有人提到了皇太女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天津浮桥上,李绚和李谚骑马并行。

    “等到中宗皇帝迁坟事了之后,本王就奏请,太史局脱离秘书省,和都水监一起,同时升正四品下,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为诸司之重。”李绚面色郑重的看前方宫道尽头的乾阳殿。

    “多谢王爷!”李谚有些难以置信的拱手,这些事情李绚从来没有和他说过。

    李谚现在是从四品上的秘书少监,检校太史令。

    如果太史局和都水监一样同时升档一格,不仅意味着他将升官至正四品,同时也他将摆脱秘书监,日后独立一档。

    这意味着他的头顶,除了几位宰相之外,将再没有其他人,将一言九鼎。

    压抑住心底的兴奋,李谚神色郑重的看着李绚:“不知王爷有何吩咐?”

    “天象,节气,雨水,干旱,历法。”李绚在端门停下,翻身下马的同时,说道:“本王在江南还有蕃州都有任职,发现天下节气,在天下各地都有偏差,江南如此,蕃州同样也是如此,所以想扩充太史局,重堪天下节气。”

    “那就是大事了。”李谚回过神,对着李绚拱手道:“天下节气,南北偏差,东西有异,皆因节气本身是从北方而生,顺而推延天下,从秦汉以来,南方教化日多,地理越发偏南,天气大异,节气不合也是必然,东西也是如此。”

    “所以要重新堪定,最后编订成册,传遍天下,以成历法,若是如此,史令也能名传千古,甚至超越令尊。”李绚微微拱手。

    “下官可不敢做如此想。”李谚顿时苦笑,他老爹李淳风的名头,可不是那么容易超过的,不过此事……

    李谚想想,还是认真拱手道:“下官必定全力而行。”

    “明年开始吧。”李绚平静的走进皇城,同时说道:“明年科举之后,从科举诸生之中,找一片数算精通之人,测算天象,推定节气,再演历法。”

    李谚的脚步停了下来,面色微微闪过一丝无奈。

    再演历法。

    节气和历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节气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更好的耕作而定,但历法,那是皇帝才能下旨重定的。

    如果这样看来,测算天象,推定节气,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李谚心中轻叹一声,然后紧紧的跟上李绚。

    他从几个月前,故意误算历法,骗武后登基称帝开始起,就已经没有了选择。

    ……

    李绚平静的走在皇城中,来往的官员都对李绚停步躬身。

    李绚温和的点头还礼,然后转身朝左卫官衙而去。

    如今洛阳城中,一切逐渐的恢复正常。

    追封,论事,赏功,复位。

    天下诸事皆归中枢。

    中枢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各司首官鲜明,下属履职守矩。

    又有王及善为御史大夫巡查各司,朝政一时清明。

    六部无法解决之事,上承政事堂。

    每日政事堂决议定论天下之事。

    李绚虽然也每日至政事堂,但很少开口,陆元方,姚令璋,王德真,刘景先,甚至崔知温,他都很熟悉,每人在处政之时,都少有私心。

    当然,崔知温相对私心要大一些。

    谁让卫王和他有几分的血缘亲情。

    不过这样很好。

    李绚不插手介入政事,让诸相都对他很有好感,但偏偏事情处理到尚书省的时候,六部里有超过一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他的人,确保事情在执行层面不会出差错。

    李绚当初拿下长安之后,就将很多他麾下的人才全部都调入了六部。

    陈子昂,王勃,贺知章,诸葛明辉,李笔等很多人在六部任郎中,三省任中书舍人,给事中……

    在不经意间,李绚牢牢的掌握住了朝堂中层关键位置。

    偏偏在政事堂的他什么都不做,但又足够的吸引目光,到了六部又有张大安,萧嗣业,王方翼等人照顾下面,朝局逐渐稳定。

    每日除了政事堂朝会,李绚要么去恭陵查看李显的迁坟之事,要么就待在太尉府。

    说是太尉府,其实不过是李绚强行占了唐真行的左卫官衙。

    左卫东侧就是东宫左春坊,左春坊对面就是东宫。

    李绚距离东宫只有一步之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重俊如今依旧还在东宫。

    在东宫,李重俊每晚都睡的很安宁,然而重新回了仁寿宫,李重俊就日夜不停的哭闹起来,谁哄都没有办法。

    但是将他送回东宫,他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很是神奇。

    如此,李绚就将太尉府,立在了左卫官衙,看着李重俊的同时,也能盯着政事堂……

    就在李绚刚刚进入左卫官衙,一匹快马打断了李绚的思路。

    “王爷,不好了,卫王出事了!”

    ……

    东宫后殿之中,李绚的手按在李重俊的脉门上,松开之后,才看向郑氏和太平公主,笑着点点头,说道:“太妃和公主不需要担心,卫王只是偶尔感染风寒,秋冬天气,最是容易如此,日后多注意一些,然后用宫里的方子就可以了。”

    “多谢王叔。”郑氏和太平公主,同时稍微松了口气,起身对着李绚微微福身,她们是真的吓了一跳。

    “太妃和公主客气了,臣这就去安排煎药,同时传信政事堂,让诸相放心。”李绚微微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