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秘传道德经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韦玄藏坐在静室之内,身前坐着三人,李绚,灵心和尹思贞,沉声宣道。

    虽然天下诸多道门的道德经和世俗无异,但在秘传道门之中,还保留着一些古传道经。

    毕竟为皇帝讳,还是要避忌一些的。

    李绚坐在中央,韦玄藏醍醐灌顶一样的声音清晰的传入他的耳中,让他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韦玄藏的声音如同小河流水的声音,在李绚耳边流过。

    天地,圣人,皆为不仁,不若守中,不如守己。

    李绚左右双掌瞬间绷直。

    天地,圣人,皆指皇帝。

    有唐一朝,李姓皇室自溯老子后裔,乃至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所以,皇帝习惯被人尊称为圣人,他们也乐的其中。

    毕竟自比圣人,总能让他们有一股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的错觉。

    万物也好,百姓也罢,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刍狗。

    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绚的道之所以偏了,就是因为他在洛阳这段时间,逐渐偏离了一直以来保持的重心。

    他洛阳一行,唯一做的对的,就是向皇帝进献可治风疾的药物。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这应该是最有用的。

    在太子李弘病逝之后,李治亲自处理了不少事务,武后对权利虽有掠夺,但都在可控范围。

    李绚除了那份药,之后的参与天阴教事务,破除行一法师***案等等,都有些本末倒置。

    甚至有些惹人反感。

    李治并不希望别人在这件事情上继续深挖下去。

    一行法师,杨上善他们究竟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都是皇帝不想让人知道的。

    李绚遇到过的一些不明来源的混乱,都很有可能是皇帝在幕后操控。

    好在李绚还做了不少让皇帝满意的事情,比如在乾阳大殿之上的那番站队表态,还有找出神都苑的地下密道,都是助益。

    还有几次在太子宫和上清宫表布忠心,这才有了李绚今日婺州别驾之职。

    这就是站在皇帝之侧的结果。

    老师韦玄藏说的没错,李绚根本没必要做那么多。

    他只需要和诸王一起进洛阳,进献药物,站队表态,住在神都苑顺带找出地下密道。

    根本不需要参与到天阴教的那些烂事,就可以获得比这更好的效果。

    他走的路的确是有些偏了。

    韦玄藏之前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对他的所有一切都了如指掌。

    寥寥数语之间,李绚和韦玄藏已经交换了太多的信息。

    一旁的灵心和尹思贞却并未从中听出半点异常。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说到这里,韦玄藏突然停顿,看向李绚:灵机,你心中可有所得?

    是的,师尊!李绚目光诚挚的看向韦玄藏,轻声说道: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韦玄藏笑了,点头说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是!李绚沉沉躬身。

    韦玄藏的一番话,对他来讲如同醍醐灌顶一样,茅塞顿开。

    这一番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将李绚心中的感想全都说了出来。

    天,皇帝,地,皇后,人是自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师尊,师兄,你们在打什么哑谜,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灵心脸上满意疑惑,对于李绚和韦玄藏所说,他听的是头晕目眩的,根本不明其中道理。

    一旁的尹思贞微微挑了挑眉,说道:师叔修行的是九江行脉真经,或许应到实地堪察。

    李绚转过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尹思贞:师侄怕是忘了,师叔受封南昌王,封地就在江右洪州。

    江右九江,几乎全在李绚的封地左右,他随时可前往任何地方进行实地查看。

    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江右大旱,李绚在整个洪州都跑了一遍,祈天求雨,祭祀龙王。

    又有哪条大江大河是他没有去过的吗?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韦玄藏一句话,又将三人的心神拉了回来,但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李绚身上,一字一句的说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李绚立刻拱手,沉声回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韦玄藏一字一句的点拨,一切恰中李绚心中所想。

    喏!李绚沉沉的俯身,这是韦玄藏对天地的看法,对人间的看法。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