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学、旅游之类的。
第二种,是取得了长期居住权的,因为政策原因,这种基本上都是办的台胞证、港胞证,占了华人的绝大多数。
第三种,是入了韩籍的,也就是韩籍华裔。
第四种,是偷渡客,也就是黑户,这一类有7万多人,数量十分庞大。
因为身份的不同,能从事的工作也有所不同。
所以,当老板看到白承泽的第一眼,下意识就打探了一下对方的身份。
白承泽镇定自若,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身份证,递给老板。
老板接过身份证看了看,又看了一眼白承泽,轻轻嗤笑了一声,“入了韩籍?”
说罢,他把身份证交还给白承泽,摇了摇头道:“恕我直言,这条街上不欢迎你。”
白承泽把身份证塞回口袋,苦涩一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
彼时的在韩华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入了韩籍的。
大多数的,都是像中餐厅老板这样的,虽然身处他乡,但到死不入他国国籍,并且对入了韩籍的同胞大为鄙夷。
以千禧年为分界线。
千禧年之前,在韩华侨基本上都是这种心态。
千禧年之后,开始有一部分华侨踊跃入籍,原因是某些政策的放开,入籍更利于生活。
这也导致了两个派系的对立,难免会有一些互相看不惯的现象。
华裔的韩籍身份证和本土的身份证不同,很好区分。
而白承泽持有的“白朴”身份证,是一张本土的证件。
在老板看来,白承泽已然成了一个世代相传的假洋鬼子,早就跟自己不是同一阵线的了。
所以,他才会对白承泽如此冷落。
面对老板的质疑,白承泽没有过多解释。
因为他知道,即使是解释了,也没法解释清楚。
他跟老板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中餐厅。
在第二家店,白承泽转变了思路。
这次,他声称自己是偷渡过来的,是一个黑户。
意料之外的是,老板倒是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排斥,反而是正色问道:“你有没有介绍人?”
白承泽如实摇了摇头。
老板咂咂嘴道:“黑户想干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先找个介绍人,让他来做担保,不然我们也不放心收留你。”
这番话言之有理,也不难理解。
毕竟出门在外,谁也没有理由惯着谁,规矩就是规矩。
“能不能给指条明路?”白承泽试探着问。
“你家是哪里的?”老板反问。
白承泽如实回道:“威海。”
“去找胶东帮,如果幸运的话,他们会帮你。”老板道。
“多谢。”
道了一声谢,白承泽走出面馆,长长呼了一口气。
眼下,好歹是有了头绪。
胶东帮,他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在韩的华人,有一半以上,都是从胶东过来的。
胶东,也就是鲁东北一带,威海、烟台、青岛等几个沿海城市。
这些城市和南韩隔海相望,乘船也就是一夜的行程,来往非常方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