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牛卫抬一张虎皮大椅放在了李博乂身下,然后又扶着他缓缓了坐了下来,因为这位,此时大唐宗室最年长之人。
李博乂,高祖皇帝李渊兄子李湛二子,年纪要远在韩王李元轨之上,比之太宗皇帝李世民都要年长。
韩王李元轨虽是亲王,但依旧要尊称李博乂一声王兄。
很多人,即便是不认韩王李元轨,但也无法忽视陇西郡王李博乂。
不仅因为他年纪大,更因为陇西之地,本就是李姓祖地。
李博乂多年来,虽无殊功,但其年长,超韩王李元轨二十多岁,多年来一直兼任礼部尚书。
不过吏部事务,多有两位礼部侍郎操持处理。
今日册封李贤为太子,这才将他这位宗室重臣请了过来。
李治目光扫向众人,沉声道:雍王李贤,朕之二子,今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允兹守器,养德春宫。
朕钦承景业,嗣膺宝位,宪则前王,思隆正绪,宜依众请,以答佥望。
立李贤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成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李治一言之下,李贤瞬间接替兄长李弘太子之位,太子之权,他成为在武后和皇帝之间的一堵活墙。
李贤已经推辞再三,如今在皇帝最后命下,只能俯首:皇天大命,不可稽留,儿臣遵
旨!
李治点头:传召,六月初五,摆设祭坛,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李贤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福来再度上前一步,又是一份圣旨拿了出来:命,乐城县公刘仁轨兼任太子宾客,命道城县公戴至德兼任太子宾客,命中书令郝处俊兼任太子中庶子,命吏部尚书李敬玄兼任太子右庶子,命侍从张大安迁太子左庶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