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老古董”这个词,据说也是从太孙那边传出来的。
真假不知。
但是,这词一出现,就很快风靡开来。
一旦有人比较固执己见,或是单纯与自己意见不合还坚持着,都可能被冠以这个词。
反正,用来骂人的话,还挺雅俗共赏的。
既适合文人骂人,也适合普通百姓骂人用。
听到同伴这么说,这个文官可是有点不乐意了。
谁乐意被人说是老古董啊?
他怎么就老古董了?
他不就是看不惯蹴鞠比赛被搞得这么兴师动众的吗?
也不看看,喜欢蹴鞠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虽然不敢将太孙与那样的人比,可继续搞下去,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声音?
作为一个文臣,在储君地位稳固的情况下,自是希望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尤其是皇位传承这等事,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如果出了幺蛾子,谁都受不了。
当初因着储君未定,很多人都怕真正的继任者是看自己不顺眼的人,也怕与自己关系不睦的人与未来的新君关系更好。
眼见着周围人陆续有站队的迹象,有些人,那是不想站队,也不免心思动了起来。
说到底,无非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就像是身处在狂风之中。
便是想要站着不动,被大风吹着,也可能会免不了动那么几步。
真能一动不动的人,那是真厉害。
能逆风而行的,就更厉害了。
但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普通人,就有着种种顾虑,想打顺风局,再正常不过。
后来,储君定了下来。
虽然新的储君对文臣不太亲近,但人家除了一个方孝孺之外,是所有文臣都不怎么亲近!
既是如此,文臣们虽是有很多人忧虑被武勋压了下去,但是,文臣与文臣之间的一些恩怨与火气,反倒消散了一些。
毕竟,倒霉,是大家一起倒霉。
除了一个方孝孺,大家都不被重视,都没站队成功。
只要不是与方孝孺有仇的人,倒也不用担心被其他派系的文臣给背后捅刀子了。
至于武勋压他们一头,这固然让他们上火着急,可是,这种上火着急,也是大家一起上火着急,不是几个人、一派的人上火着急。
这感觉,就自然与站错队了的情况大为不同。
而在太孙的安抚下,皇上的脾气也明显着比过去好了不少。
朝中出现的大案,竟是基本都与太孙有关了。
而太孙这个人,出手的确是不讲究章法,但是,虽然手段也不宽厚,却不是一个暴戾疯狂的人。
这一点,也算是朝野上下公认的一件事。
只要好好做这个官,就不用担心储君哪天突然抽风,办个案子,将无辜的自己给牵扯进去,跟着一起掉脑袋。
只从这一点来看,这已经让紧张了好几年的朝堂气氛,慢慢松弛了一些。
原本还觉得太孙对待文人态度不够好的文臣,也在不知不觉中,认可了目前的这种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看太孙好像与文臣集团的距离依旧不那么近,关系依旧是很冷淡,可人家也没故意刁难文臣集团啊!
而且,除了那个方孝孺之外,太孙对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啊!
就算是后来被调到了太孙那里的几个年轻文臣,也是因为真的立了功劳,有了功绩,有了用处,才被太孙看上了的。
而这也等于是在告诉其他人,只要你们有用,并将这种有用展现在太孙的面前,被太孙看到了你们的有用,太孙也恰好需要用这个领域的人才,那你们也可以如这几个文臣一样,被太孙所重用。
这种“公平”,反倒让太孙在文人这边的名声,悄悄好了起来。
可现在,听着同伴这样说,弹劾工部的这个人,就忍不住反驳了:“怎么可能人人称赞蹴鞠比赛?便是太……便是那位喜欢,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一听到他这样说,同伴有点后悔自己多嘴说了那么一句。
劝什么劝啊!
在这种地方劝,万一让这位口不择言说点什么,这不是坑了对方,也坑了自己吗?
同伴就直摇头,不再说话了。
同伴的态度,让这个官员更生气了。
怎么?
还真觉得他是无理取闹是怎么着?
他还就不信了,说什么蹴鞠比赛会人人称赞,先看看最近几天的报纸吧!
就连大明日报,都有人投稿,抨击蹴鞠比赛,说是玩物丧志!
说玩蹴鞠没什么,但搞得这样兴师动众,实在是不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