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呜呜!
火车长鸣,天边迎来破晓。
乘务员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推着餐车叫卖着走过。
给列车里一夜下来积攒的浑浊空气吵醒了。
“下一站是讷河站到了,要下车的提前做好准备啊!”
“脚收一下子,大兄弟起来别睡了,地板上不冻腚嗷!”
“车上有早饭,馒头包子小米粥嗷,鸡蛋鸭蛋小咸菜嗷,热乎的早饭嗷!”
林志生买了早饭给丫丫。
自己从口袋里拿出来医生给他开的药片,随着温水顺下去两片。
这身体的情况本身就不好。
坐了一夜的火车,只感觉头晕目眩的,但好在是还能撑得住。
毕竟,马上就要到家了。
丫丫吃着包子,跪在林志生的腿上,趴着车窗向外看。
小小的人,黑漆漆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爸爸,我们要到东北了么?”
“那里有草地么?”
林志生笑着将丫丫抱下来,让她坐在腿上。
细心的用打湿的毛巾给她擦着脸。
“当然有了,不光是有草地,还有山林,河流,爸爸带你去挤牛奶,还能去喂羊,捡鸡蛋,去河里捉小鱼,山上摘果子!”
“现在啊,丫丫要吃饱饭,一会我们就要下车咯!”
丫丫眼睛里直冒星星。
乖巧的点了点头。
头一回坐火车的孩子,少见有丫丫这么不哭不闹的。
林志生靠着车窗,脑海中不禁畅想着阔别许久的家乡。
重生一回,自己一心想要报效国家,走得太匆忙。
忽略了父母的感情。
淡化了自己做儿子的责任。
奔波十年,临近乡关,才明白当年父亲倔强要留自己在农场,那是父爱的浓烈。
可自己当年走的太过倔强,太过强硬。
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原谅自己。
虽然十年没回过东北了,但对于这片土地并不陌生。
记忆中。
八十年代,东北承担了全国半数以上的重工业建设,黑土地产出了喂养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粮食。
但随着策略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大批大批的东北技术工人、知识分子开始离开,东北作为大家庭的长子,源源不断的向着全国各地输送能源
,奉献着一切。
在这个年代的东北,生活是富足的,劳动最光荣。
煤炭工人、石油工人地位最高,待遇最好,即便是教师和公职人员也是比不上的。
国营农场大大小小的分布在黑土地上。
林志生的老家,马场。
就是一个全功能经营的农场,爸妈都是农场的负责人,原本也是想要他留在农场帮忙。
可他当年却是在和老爸的争吵声中,离开了东北。
随着记忆,火车呼啸进站。
人山人海中。
林志生拎着一个手提袋,背着行军包,牵着丫丫的手,随着人流走出了火车站。
八十年代的火车站。
看起来,还是蛮简陋的,走过大铁门,看过奋斗生产的大标语。
已然来到了讷河县大街上。
身边到处都是亲人团聚,车水马龙,欢声笑语。
丫丫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热闹的地方。
紧紧抱着爸爸的胳膊。
怯生生的打量周围的一切。
林志生的目光也在寻找,心中忐忑,下意识的咬着嘴唇上的死皮。
十年没见了。
他也不知道爸妈收到信,有没有来接他。
还是已经不认他了。
突然一个声音从远处响起。
一枚红色毛手套,被高高举起,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来回晃动。
“志生!志生啊!”
“妈来接你了!”
“你搁哪呢!”
……
“妈!”
“志生啊!妈看看,怎么,怎么……”
越过拥挤的人群。
林志生泪眼婆娑的看见了两鬓生白的妈妈,脸上的皱纹也早就不是年轻的模样。
“妈,我回家了。”
乔玉霞一边笑,一边擦着眼泪。
干脆哭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