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章 盯上计相  大宋文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使用银票买《天圣字典》二十贯,不使用,二十五贯。”

    赵祯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在周记粮店买粮食,一斤便宜一文钱?”

    “官家,周记粮店是人家周家的,一斤才赚一文钱不到,太狠了,但咱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法子,例如,买一百斤粮食,送一斤。”

    赵祯拍着巴掌哈哈大笑说:“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去七心庄吃饭,便宜一成?”

    “官家聪明。”

    “哈哈,别忘了,我们皇家也有不少产业,等着,我再去联系一下别人,凡是使用咱们大宋皇家银行银票的,都要打折,太好了,太棒了。”

    赵祯高兴了半天,忽然想起来,这才解决了大家存款的难度,还有其他的需要解决呢,例如大规模借贷,怎么办?

    张唐卿表示,还是有解决办法的。

    赵祯又来了兴趣,“快说快说,你有啥办法?”

    张唐卿贼笑着说道:“在开封府的禁军,至少有八十万吧?”

    赵祯盘算了会说道:“差不多。”

    “每个禁军的月俸大概有三贯钱左右,你说,如果禁军全部采用银票发放,当如何?”

    “额……朕做不了主。”

    “三司使叶清臣,和臣有交情。”

    有个屁的交情,是叶清臣有把柄在你手上,永兴军路出了大面积贪污窝案,叶清臣用一些吏员交差,别人不知道,我张唐卿可是门清。

    求到你头上,你不能通融通融?

    “官家,在京官员超过了八千人,平均每人的月钱在五百贯,也可以用银票发放吧?”

    周礼说道:“可是,人家拿着银票来取钱,咱们总要给人家兑付啊。”

    “八十万禁军,一天兑换一万人,一个月下来,还有五十万禁军没兑换完,成年累月积累下来,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赵祯说道:“这帮贼配军可不是好相与的,要是你敢不给他兑换,人家可不管是不是皇家的产业,给你砸了,你都没地方哭。”

    “嘿嘿,所以,就要支付利息。”

    “利息?”

    “对,例如存一贯钱,咱一个月给人家五文钱

    利息。”

    张唐卿一说完,周礼炸了:“啥?存钱不要钱,还要倒给他们钱?”

    众人都没有说话。

    一盏茶时间过后,田润居弱弱的问道:“大人,您想吃其中的利息差?”

    “利息差是小头,我们的目的是把铜钱留到银行里,预防大相国寺的手段,这是权益之法,以后,存款有利息的活动会取消。”

    其实,还有一点张唐卿没有说。

    大宋每年的税收超过了一亿贯,几乎都躺在度支司的府库里发霉,关键时刻,是可以拿来应应急的。

    谁让张唐卿和叶清臣叶计相是老相识呢?

    只要和三司使合作了第一次,年底,全国的税收解送开封时,大宋皇家银行完全可以承担解送的任务,光手续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来看,大宋皇家银行要想达到开业的标准,任重而道远啊。

    赵祯本来想正月就开业,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事情要解决。

    随后,张唐卿又指着淮南东路、两浙路、江南东路说道:“这三个地方,也要开设分行。”

    江南的经济比北方要好很多,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对飞票业务需求量也更大,所以,不能放弃这三个地方。

    这样,就成了十家银行同时开业,规模效应也好听,甚至能盖过大相国寺的名声。

    等开业后,慢慢的再深耕这几个地方,总有一天,大宋皇家银行能开遍大宋。

    到时候,大宋皇家银行就能掌控住整个大宋的经济命脉,谁敢不听话,搞死你。

    想想就高兴啊。

    最后,大家一起商定,大宋皇家银行的开业日期,定在天圣六年农历八月十六。

    有道是磨到不费砍柴工,一个金融机构从无到有的成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准备一年时间再开业,并不算长。

    赵祯忙问道:“你还要回益都县?”

    张唐卿自得的说道:“当然,五月十三日,臣要结婚。”

    “是极是极,婚姻乃是人伦大事,耽误不得,你看看朕,五年前已经成亲,看看你,十九岁才成亲。”

    “嘿嘿,先上船不一

    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定先到站,官家成亲又如何?看看谁先生出孩子才是高手。”

    张唐卿一说完,心里隐隐有点后悔,赵祯一辈子生了十六个子女,最后活到成年的,只有三个公主。

    一说到子嗣问题,赵祯颓废下来,“哎,不知道怎么回事,朕一直宠幸后宫不断,为何就是不见动静呢?”

    张唐卿倒是猜到了三分。

    在身体尚未长成的情况下,过早行房,肯定对后续发育有影响,种子出了问题,要是他的子女能健康了才怪。

    但这话没法说,尤其是牵扯到皇家子嗣的问题,更要慎言,否则会容易引火烧身。

    “官家,您还记得钱乙吗?”

    “记得,朕小时候,钱先生治好了朕的病,不过这几年钱乙一直在外行医,你见过钱先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