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硝烟四起  全面战争之伐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清廷准备集结重兵围剿夏军第三镇的同时,苏言也下令在山东征募训练新军,向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输送援军。

    此次征募训练新军,是国朝建立后开始组建的第一支新军,苏言也因此不准备继续训练便宜耐操的哥萨克步兵,转而征募陆军砥柱的线列步兵,并重新组建多样化的新军制。

    新军制将采用百年后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陆军组成,在营一级出现兵种划分,即一个营下辖六个步兵连,包括一个掷弹兵连,四个步枪兵连和一个腾跃兵连(轻步兵)。

    营又分为战斗营和兵站营,一个步兵标下辖三个战斗营和一个兵站营,兵站营下辖四个步兵连,负责所属标的军饷补给,在行营时也负责构筑营地。

    如此一来,一个标将统一为2460名士兵,标为帝国陆军最基础的作战单位,标以上统一以四标为一旅,四旅为一镇,将一镇兵马统一为四万人。

    这也是为了改变眼下镇一级编制兵力较少的现状,放眼帝国现有的各镇,兵力基本在一万人左右,除了李来亨的第二镇外都不超过两万。

    而在山东组建的新军,除了一个满员镇外,还将附属一个骑兵旅和一个拥有128门火炮的炮兵标,炮兵标下属一个榴弹炮营和三个步兵炮营,各营下辖四个炮兵连,一个连为两队炮兵8门火炮组成。

    如此巨大的征兵量,仅靠山东一地自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征兵范围将包括江南、山东、河南三省,消耗白银数十万,预计两个月内完成。

    两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在辽东的战事会不会持续那么久。

    下令组建新军的同时,在陕西组建的第一骑兵旅也早已训练完成,苏言将张名振麾下的安定伯马宝任命为第一骑兵旅的旅帅,命其率军北上,先在榆林与部下熟悉一个月,随后再北上蒙古草原,向曾经寇边的蒙古部落展开报复。

    这是其中一个任务,另外一个任务便是搜寻逃亡草原的吴应期的线索。

    另一边,视线放回辽东战场。

    苏定远并不准备死守盖州。

    所谓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清廷想要集结全国兵马平定夏军,至少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夏军自然不可能在盖州卫坐以待毙。

    而且,苏定远还是坚定的进攻主义者,他在命令斥候绘制好这一片的地图后,招来了青龙右旅、朱雀左旅的旅长及三名副将,在众人的注视下手指重重压在象征着辽阳府的圆圈上。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说道:“辽阳为沈阳门户,只要攻下辽阳后,进可攻打沈阳,退可避其锋芒,不论清军如何应对,我军都能够占据主动权。

    而且,鞑酋断然不可能料到我军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还敢主动攻打辽阳府城,发兵攻打辽阳,还能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盖州通往辽阳的路途还有一个海城阻挡,若是海城清军提前将军情汇报给辽阳,如何能够起到突袭的作用?”赵良栋疑问道。

    “的确,攻打辽阳实在太过冒险了,等辽西清军回援,我军极有可能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孤军深入已是兵家大忌,若再陷入清军重围,则第三镇危矣。”王进宝附和道。

    “那照你们来看,我军该如何行事?”苏定远收回手指,对他们二人问道。

    或许是提前料到苏定远会如此询问,赵良栋胸有成竹,道:“我军全员装配火器,不适合平原作战,可若是将清军引入东侧的千山山脉中,依靠复杂的地形层层阻击,清军必败。”

    “可我军对千山地势并不熟悉,贸然进山,只怕我军先一步迷失在山中,不妥。”苏定远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提议。

    随后,他又看向王进宝,后者迎着苏定远的目光,思考了片刻,才说道:“进山不妥,那就只能在平原作战,可效仿前明孙传庭,在平原上组成车营,以战车作为掩护,应对清军的攻势。”

    王进宝本就是陕西人,他就曾经见过秦军车营的模样,车营或许无法抵挡火炮的轰击,但在己方火器犀利的前提下,还是能够给敌军造成重创。

    苏定远思考了片刻,没有马上反驳王进宝的提议,如果没记错的话,在他参军入伍之前,陛下就曾经用车营击败过前入闽镇压的清军,各种实战足以证明车营的方法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想到这,他点了点头,道:“车营之法可用,大军先行攻克海城,再决定是否继续攻打辽阳。”

    “喏。”

    众将应诺。

    苏定远一锤定音后,大军即日便从盖州开拔,向海城而去,沿途汉民皆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向前来解放他们的夏军表示出极高的欢迎和热情。

    海城以南,准确来说,是辽阳以南的满人都争先恐后的收拾家中细软,带着大包小包逃亡北方,夏军在盖州城内的暴行让习惯作威作福的满人产生恐惧,为了不死在汉人的刀锋之下,他们只能舍弃庄园,仓皇逃跑。

    如果是放在十多年前清军入关前,辽东的满人或许还能保持血性自发拿起武器与夏军作战,可经过入关后的腐蚀,他们骨子里的血腥已经被消磨许多,逃跑反而成了主流。

    眼见夏军逐渐北上,海城周围的汉人纷纷起事,他们拿起任何能够当做武器的工具,聚众围攻昔日高高在上的满人主子,他们高喊:“迎夏军,迎夏军,杀了满人迎夏军,夏军来了有赏银”的口号,怀着愤怒将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满人打死,首级割下来用石灰腌制好,尸体直接悬挂在树干上,任由食腐鸟类啄食。

    短短数日内,海城周围的汉人就有上千人加入了起事,海城内部的汉人更是在夏军兵临城下,对城池展开猛攻之时在城中起义,与夏军里应外合拿下了这座城池。

    拿下城池后,夏军照常对城中胡人展开了报复性的屠杀,苏定远喊着“报扬州十日、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庚寅之劫等血海深仇,让满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口号,对所到之处的胡人进行毫不留情的杀戮。

    夏军拿下海城后,周围起事的汉人纷纷派人带着砍下来的首级前去城池换取赏银,寻求帮助,苏定远非常痛快的按人头将赏银尽数发放,对于那些准备继续独自行动,向满人复仇的汉人义军,他也将缴获来的清军的武器盔甲无条件赠与他们,鼓励他们继续作战下去。

    苏定远的举动无疑极大的振奋了辽东汉民的士气,随着消息传开后,以海城为中心逐渐向周围辐射扩散出去,西至锦州府,东至凤凰城,北到昌图厅,各地汉人纷纷起事。

    最让清廷恐惧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辽东各地饱受欺压的汉人纷纷起事,他们拿起任何能够称之为武器的工具,趁夜将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