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人在做,天在看  穿越成年代文的路人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滕老师特别生气,“你叫什么名字?!”

    任晴明显还没明白目前的状况,“报告老师,我叫任晴。”

    滕老师听到任晴的名字,顿了顿,有些疑惑,“任同学,请你用英文回答我的问题,并做一个自我介绍。”

    任晴明显慌了一下,有些哀求的对滕老师说道,“老师,下次吧!我错了,我一会儿肯定好好听讲。”

    滕老师看了看放在讲台上的班级成绩单,心中不禁产生了怀疑,但并未当场质问,而是放缓了语气,最起码任晴是松了一口气。

    “你先坐下吧,以后要好好听讲。同学们,如今我们安稳的生活,是先辈们给我们争取的,你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要虚度时光。”

    滕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讲的非常好,除了任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下课了。

    徐子卿收拾好东西,准备和舒翠回家,被魏芬叫住了,这次魏芬说话声音的确很小了。

    “徐子卿,你不觉得任晴这人怪怪的吗?真不知道她怎么考上咱学校的。”

    徐子卿心里虽然有猜测,但这事儿没证据,魏芬也不像是能守住话的人,便笑了笑,“我和她也不认识,也没接触过,也没办法评价这人,不过看你倒是挺了解的。”

    魏芬有些得意,“你别说,咱班里谁有个风吹草动,我都知道,这才刚开学呢!咱班就有不少女同学开始搞对象了,有的已经结婚有孩子了,结果不是东西,和学校里的男同学搞上了,任晴最近也谈了一个。”

    徐子卿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感兴趣,今年考上大学,除了应届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结了婚的,下乡知青就占了不小的比例。

    当年的知青下乡持续时间太久,有多少人坚持不住,在乡下结婚生子。

    高考的突然恢复,使得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重燃回城的希望,对于部分知青来说,高考使得他们有了脱离农村的希望,乡下的一切人和事都想舍弃。

    这种事情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即使反映到学校,那也退不了学,闹大了,最多就背个处分而已,更何况很多农村人也不一定能找过来。

    王欢看不得魏芬八卦的样子,小声说道,“魏姐,人在做,天在看,咱只要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不用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魏芬以为王欢在跟她讨论自己刚才说的话,“那可不是,我虽然人长得不漂亮,但我有良心,我男人虽然是农村人,但待我好,我可不像有些人似的,考出来了,就把自己的良心扔了。”苏丹小说网

    徐子卿看了看手表,时间真的不早了,下午还有课呢!

    “嗨,有几个人像你这样的,你遇到你男人是你的福气,何尝不是他的福气呢!咱有时间再聊,我得回家了,饿的不行了。”

    徐子卿突如其来的夸赞,使得魏芬嘴都快咧到耳后了,“赶紧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下午课我和王欢就给你和婶子占座位了哈!”

    徐子卿和舒翠走出学校,舒翠还心有余悸的和徐子卿说道,“我滴个乖乖,这文化人还有干这事儿的?这不是丧良心吗?我之前在老家的时候,我们村就有知青和村里人结婚的,都是些娇滴滴的人,说句不好听的,都是自个儿养活不了自己,才在当地找人嫁了,或者娶了农村姑娘,这听刚才小魏这话,这不是和忘恩负义差不多嘛!”

    徐子卿笑了笑,“婶子,您就是把文化人想得太好了,您要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素质,更不会增强一个人的道德感。”

    舒翠不明白,“卿卿啊,人先学的难道不是礼义廉耻吗?这个废除了真不好,我觉得你们这一代的文化人,肯定是因为没有学过,才会有人丧良心。”

    徐子卿被舒翠的话逗笑了,她想到后世从上幼儿园,就被老师教育过,不能乱扔垃圾,但她的部分同学长大之后,该扔还是扔,是因为老师没教吗?!

    “婶子,学过不等于认同这一观点,咱不去讨论这事儿了,咱只能管好自己,别人怎样,那是别人的人生,我们无法干涉。我始终认同一个观点,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

    舒翠细细的品了品徐子卿的话,“卿卿,我觉得你活的很清醒,而且是个很好的姑娘,我说不上来,反正我就别的你比我所有接触过的人,活得都通透。”

    徐子卿赶紧摆了摆手,“婶子,您这话就过奖了,只是我跟您谈的多,您才会有这感觉。”

    舒翠想起和徐子卿在长椅上的谈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卿卿,你上课之前跟我要说的话,还没说完,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徐子卿还真忘了这回事儿了,乍听舒翠提起,徐子卿还有些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想起事情的经过。

    “舒婶,我先说说我的看法,您看我现在还没养孩子,就是纸上谈兵啊,说得不对的地方,您就别采纳。”

    舒翠摆了摆手,“虽然你没养孩子,但我觉得如果你养的话,应该很会教育。”

    徐子卿没跟舒翠继续辩驳这个问题,“舒婶,我认为养孩子不仅仅是满足她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她精神方面的需求。”

    舒翠一脸疑惑,“啥是物质需求?啥是精神需求?”

    徐子卿耐心的解释道,“物质需求的范围很广,比如说你供孩子吃穿这种,让孩子能吃饱饭,穿好衣,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之类的,这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精神需求,比如给孩子买书籍,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舒翠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不过我觉得我应该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了,做人道理,我和你叔不会说,但我家孩子和我俩挺像的。”

    徐子卿笑了笑,“您这叫言传身教,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陪伴,父亲的角色代替不了母亲,我让您给孩子写信,也充实孩子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