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代表生物系出战校辩论赛  致青春我的大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5月14日

    今天植物实验课的内容为“识别校园内的植物”。

    5月15日

    下午在206开系团工作总结会。

    5月16日

    晚上去小斌家,他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外语88分排全班第四,总成绩第27名,前进了16名,成为全班学习成绩提高最快者,得了“进步最快奖″。

    小斌父母非常满意,孩子也对自己又恢复了信心。我也对自己学生的成绩很满意,辛苦的付出终见成效。

    5月17日

    完成辩论稿。帮妹妹参考填报中考志愿。

    晚上请老五在校礼堂看《东瀛游侠》。

    5月18日

    晚上91级赵月、苏颖、郑昌波来117寝室找我研究辩论策略及预选方案。

    5月20日

    上午体育测试。

    下午在206教室参加教师素质大赛总决赛。

    历经半个多月三个小组预赛筛选,最终进入决赛的有八人,其中只有我一个男生且预赛分最低。

    今天评委全是男老师,有刘晓龙、王凤春、纪晓春、赵文等五位老师。

    我第三个上场,讲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嗓音还可以,不过有时说话不精炼,有重复现象,板书也一般。

    特长展示,为大家唱了首俄罗斯歌曲《我们举杯》,除了刘小龙老师给了个9.83分的高分外,其余几位均给了9.6左右,最后得了9.68分,结果排到第六位获三等奖,与二等奖的张初仅差0.01分。

    孙仲平、王晓红获一等奖;修丽红、李红梅、张初获二等奖;我和王爱杰、温琴获三等奖。

    纵观这次比赛,大家课讲的水平都差不多。主要看谁的板书好,谁的才艺特长占优。孙仲平的口琴,王晓红的小提琴都独树一帜,结果备受评委青睐。

    成绩不理想的另一个原因是五位评委均为男性,他们在打分时,明显有女士优先的心理。再加上出场顺序不利,最终获得了第六名。

    不过这个第六名的成绩也还能聊以自慰,因为预赛成绩我仅列第八,不管怎么说还前进了两名,况且作为唯一入围决赛的男士,我也应感到荣幸了。

    5月21日

    下午与91级赵月、苏颖、郑昌波最后又核了一遍陈述稿。

    哈师大四强辩论赛

    晚上18:00点在数学楼120教室,“哈师大四强辩论赛″拉开了帷幕。

    第一场由生物系对中文系,辩题为“蜘蛛在风口结网屡次失败,是锲而不舍呢?还是改变方向?”我们是反方。

    首先由中文的主辩陈述观点,他的文笔倒还可以,不过声音表现太苍白无力了,而且即引用“挖井”又引用“666”正中我下怀,我心里更有了底。

    待他说完,我便作为反方主辩陈述观点,一开始我便以正方主辩所陈述内容与本文无关,并提醒正方下三位助辩一定陈述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这下对方可乱了阵脚,措不及防,并且我以洪亮悦耳的声音,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内容,幽默生动的语言与正方主辩形成鲜明对比,顿时引起了台下阵阵掌声。

    由于我当头一棒,打乱了他们的阵脚。中文的第一助辩一起来就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异常激动。

    他举的爱迪生发明灯泡,我们早有所料,又中了我们的套。我方第一助辩,苏颖又给了他们有力的回击。

    第二助辩赵月也声音洪亮,言词犀利,再次击败正方第二助辩。

    正方第三助辩提出了风口昆虫多的问题,以试图说明一种风险代价。这一点我也早有所料,我方第三助辩郑昌波手拿《动物学大全》口中振振有词,顿时把对方镇住了,也使在场的所有观众都深信不疑。

    结果在双方陈述观点阶段,我方处于绝对优势。台下观众席的88级吕成也频频点头。

    但在自由辩论中,我方显得不够积极,反应也不够快。使正方在气势上占了上风,尤其是他们的第三助辩反应很快,语言也很犀利。

    不过他们很快用完了五分钟时间。

    而我方还有两分钟,经过磋商我做了最后总结,给了对方有力的回击,为我方最后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最终结果四位评委均判我们反方获胜。

    我作为反方的主辩,主辩稿内容摘录如下:

    你方的观点我实不敢苟同,请允许我提醒你们,你方主辩刚才所阐述并大加赞扬的“锲而不舍”精神与我们这则故事中老者所提到的“锲而不舍”有着本质的区别。

    你们所赞扬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有量的积累的。

    经过一次次的努力后,毕竟距离成功越来越近,而本文老者所说的这种“锲而不舍”,没有量的积累,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织网失败,再织网又失败。

    这样往复循环,没有量的积累,而你方主辩刚才论证了这么一大堆,没有一句是论证我们本文中老者的这种锲而不舍精神的,因此我提醒你们下面几位助辩阐述的内容是不是应与我们本文有关。

    我方坚持的是青年的观点,既然此处不适合“织网”,那为何不换一个地方?对于蜘蛛织网失败的原因及其织网的目的,我们不妨做如下分析:

    蜘蛛织网屡次失败,是不是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从主观上讲,蜘蛛选择了“风口”,并且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屡战屡败,执迷不悟。

    从客观上讲,蜘蛛的丝从我们生物学角度来讲,不可能一次比一次吐出的粘,而风口的风力暂时又不会改变,因此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蜘蛛注定是要屡战屡败的。

    而至于蜘蛛织网的目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蜘蛛织网仅仅是为了捕食生存,而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