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金汁玉液  拐走陈圆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们山寨有多少人啊?”

    提起这个话题,一直沉默的“虬髯客”终于开口了:“俺们山寨上上下下五六百号人,一个个可都是响当当的英雄好汉。”

    “呸!”唐辰啐了一口:“英雄好汉还会跑来当土匪。”

    话题终结了,回应他的是一句:“少给我嘴硬,赶紧干活去!”

    来到干活的地方,是一间还算精致的小屋。

    抬头一看,门匾上歪歪扭扭四个大字:“还我太平”。

    唐辰忍不住想吐槽:“这字也……”

    “这名是统领亲自起的,这字是她亲自题的,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写得很好。”

    在那位名叫胡式微的少女脑海里,这四个字,大抵代表了她心中的理想吧。

    进了小屋,唐辰立马后悔了。

    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一定要收回刚刚跟胡式微说的那句话:多张嘴白吃白喝,你岂不是亏大了。

    这活,真不是人干的。

    外面这么精致的一间小屋,竟然是茅房。

    还我太平,原来是这个意思!

    自己要干的活,竟然是掏粪坑。

    真是狗屎命啊!

    可怜自己这一身名贵衣服,就要这么给糟践了。

    在两个大胡子的督促下,唐辰不情愿的捂着鼻子开始干起了活。

    倒不是胡式微故意要为难他,掏粪坑,在古代可是门很重要的活计。

    粪坑处理不好,上个厕所可是会要了小命的。

    比如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六代君主——晋景帝,就是在蹲坑时掉进粪坑被淹死的。

    春秋盛世,百家争鸣,站在苍生之巅俯瞰自己的雄图霸业的晋景帝却生病了,专程派人请名医扁鹊来治病。

    扁鹊一看,天呐,已经病入膏肓,估计是吃不上今年的新麦了。

    晋景帝听完,很是气愤,怒送扁鹊,请来了巫师。

    谁知巫师算完,也连连摇头,表示你呀吃不上今年的新麦了。

    晋景帝还不服,非要吃上新麦不可。

    刚割到新麦,做了麦饭,把巫师拉出去斩了。

    正准备吃时,肚子太疼来不及吃就去如厕。

    结果,就掉进坑里,一命呜呼,终是没有吃上新麦。

    抛开安全问题,最重要的,自然还有环保,卫生。

    人比人气死人,粪比粪气死粪。

    相比于欧洲的黑暗中世纪,咱古人的掏粪工作可算文明得多了。

    在一步一粪坑的欧洲,巴黎人民专门为此发明了高跟鞋。

    明屎易躲,暗粪难防。

    欧洲人民习惯把屎尿直接扔出窗户。

    如何闪躲从天而降的屎尿?

    又发明了宽檐帽。

    欧洲人民不贪心,只要砸帽不砸脸,怎样都可以。

    唐辰熏得眼泪都出来了,边掏边骂:“真是一群土匪呀,好好一个茅坑被糟踏成这样,紫禁城外都没这么臭!”

    说实话,其实紫禁城也没好到哪里去。

    紫禁城里没修厕所。

    宫里的人只好人手一桶。

    皇帝大臣不能随地大小便,还算有节制。

    但紫禁城外就一言难尽了。

    崇祯皇帝修外城时,忘了修排污水道。

    帝都人民身处尿深粪热当中。

    春天风一吹,一股屎尿味。

    夏天热气一来,一堆苍蝇。

    雨一下,直接泡粪坑里了。

    之前唐辰就被熏过好几次。

    最终站出来拯救京城人民的,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耶稣,而是掏粪工。

    粪工们肩上挑着粪桶,手里拿把粪勺,还推着个小车车,让这款职业再度爆火。

    京城人民天天盼着粪夫们能准时收粪。

    有人视金钱如粪土,也有人视粪土如金钱。

    看着外面的一张张小推车,唐辰忍不住问道:“你们这是要将这些粪拉去哪?”

    一个大胡子想都不想就答了:“当然是去卖啊!”

    语气里还挺自豪。

    他的自豪不是没来由的,说实话,粪土还真能卖,还挺值钱。

    也不知什么时候,不知道是哪位祖宗窜稀了,憋不住了随地大小便,拉完发现田里的菜花越长越多,于是识破了致富的密码:用粪肥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粪有多大产,地有多大胆。

    种下一斤种子,古欧洲人只能收四五斤粮食,而发粪的中国人最多能收两百斤粮食。

    自此,粪成了农田刚需品,村里自家茅屋、猪牛棚的粪量不够,就得买城里的粪,有需求就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