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张唐卿看到曹佾回来了,对曹佾说道:“去找一些糖霜。”
曹佾一愣,糖霜?
糖霜最早出现在唐朝名医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中,至于和后世的白糖是否一样,张唐卿打算试一试。
“去我家,家里有。”
曹佾以为张唐卿嘴馋,内心鄙视了一番,只能再次出门,曹佾发现,他就是个跑腿的命啊。
张唐卿转头对马六说道:“我不知道在哪本书籍上看到过,说在火药中增加半成糖霜,火药的威力会大很多,你们先自行实验一下。”
马六愣住了,书籍上?哪本书籍?
但马六没敢问,上官说什么,咱就怎么干,反正出了问题,有上官兜着。
马六同志太年轻啊,有了成绩,是领导指挥有方,有了错误,是下属执行不到位。
张唐卿又问道:“为何用铁药碾?而不用木制的?”
马六又愣住了。
“以后,凡是能用木制工具代替的,一律不准使用铁器,此为铁律。”
马六疑惑的问道:“大人,可是怕火药爆炸?”
“对。”
“以前,我们都是用铁桶装炸药,后来采用木桶装,爆炸的次数少了很多,是不是一样的道理?”
“一样的道理。”
张唐卿发现,军器监上下,就没有对于物理研究的人才,难不成,自己要当一把物理老师?教出几个徒弟?
张唐卿扭头问道:“军器监上下,有多少识字的?”
马六说道:“大人,没几个人识字。”
张唐卿无奈,如果从识字开始教授,猴年马月才能完成物理数学等初级课程。
“传本官令,军器监上下,凡是军户、匠户、冶户中,有识字者,去黄寿那里报名,如果有子弟识字者,也可以酌情招到军器监任职。”
马六立刻答应下来,去传达张唐卿的命令。
张唐卿使劲搓了搓脸,我就是个劳碌命啊。
张唐卿看完了火药作,赵祯也视察完了大炉作。
东京作坊门口,赵祯上车之前,对吕正臣说道:“你现在是从八品官职,身份低了一些,李八女,在皇城司给吕正臣挂
个御侮校尉的职衔,等你做出成绩,朕不吝赏赐。”
御侮校尉是正八品的武官。
吕正臣对官品不清楚,但他身边的徐良对此却熟悉的很。
“吕正臣,还不谢恩。”
吕正臣从震惊中回过味,“臣谢主隆恩,臣谢主隆恩。”
如果不是别人不断告诫他,当官后,哪怕面对官家都不用下跪,估计吕正臣要行跪拜大礼了。
赵祯笑了笑,上了车。
赵祯回开封的队伍壮大了很多,葛怀敏自作主张的带着一都军士在前开道。
张唐卿不得不佩服一下葛怀敏的政治水平,怪不得人家升迁的速度这么快,除了他是王德用的妹夫外,自身拍马屁的水平也很高。
赵祯没有反对葛怀敏的自作主张,就代表他认可了葛怀敏的行为。
军器监内的事情,仿佛成了张唐卿和赵祯之间的秘密,两人心照不宣的为吕正臣大开方便之门。
筹备了大半年的《三国演义》,终于在忙忙碌碌中发售了。
整个大宋的荣宝斋,在大宋天圣八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同时发售《三国演义》。
整个发收过程非常低调,低调到很多人不知道荣宝斋的书架上,放上了一本新话本。
话本,本意为“说话”人的底本,“说话”是唐宋时对说书人的称呼。
落第举子宋志平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逛书店,尤其喜欢看话本,但大宋的话本翻过来覆过去,就这么几本,无非就是《碾玉观音》、《冯玉梅团圆》、《错斩崔宁》、《西山一窟鬼》等小说。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宋志平早就看腻了,也在瓦栏里听说书人说的快倒背如流了。
今日,宋志平看到在画本书架上,新增加了几本。
“掌柜的,有新话本了?”
掌柜笑着说道:“这是刚送来的,今天第一天开卖,大官人要一套?”
“售价几何?”
“交子或铜钱十贯,银票九贯。”
“谁写的?”
“不清楚,好像作者叫罗贯中,至于是不是笔名,小的就不清楚了。”
宋志平拿起来,看了看封面,《三国演义》。
“是魏蜀吴的故事
吗?”
“好像是的,小老儿也没看过。”
翻开第一页。
“咦?状元郎的《临江仙》?”
话本是有讲究的,一般话本分为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几部分,篇首一般是一首诗词或者对故事的梗概,一般不超过一页纸。
而《三国演义》的篇首,正是用了张唐卿的《临江仙》。
“这是张大人写的吗?”
“小老儿不清楚,不过听说张大人同意了罗贯中用《临江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